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摘要 >> 正文

美国封杀华为中兴 专家揭幕后真相

2012年10月26日 13:08  CCTIME飞象网  

    10月8日,美国众议院常设情报委员会发布了对于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的报告。长达52页的报告总结说,两家企业都涉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且应该予以其在美从事经营活动更加严格的限制。一时间,国内外媒体哗然一片,对此,中国计算机学会(简称CCF)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潘柱廷、北航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胡春明、CCFYOCSEF创始人杜子德等人,召开了名为“为什么美国国会发难华为中兴”的特别论坛,深度探讨美国封杀华为中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会上,方兴东就思科华为十年来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发表了“思科华为十年之战,开放创新vs封闭守成”的演讲。方兴东表示,美国会封杀华为是利益之争,实为华为中兴事件是十年前诉讼案的延续。方兴东指出,由于华为近十年来坚持开放创新之路,而思科则在正常的竞争手段打压华为,逐步走向封闭。另外他还援引了两家企业的官方数据,做了对比分析:十年来华为的销售收入增长7倍,员工数增长10倍;而思科十年来销售收入仅增长1倍,员工数也仅增长1倍,而思科的市值也跌破千亿美元,仅为高峰期的五分之一左右。方兴东认为,正是由于华为坚持开放创新而取得的迅猛发展以及思科钱伯斯对华为的分外重视,从而使得思科不惜动用政治手段打击华为,将华为挡在思科的大本营之外。

    倪光南则指出,美国将不同的中国企业进行区分对待,对无品牌的富士康等企业,美国予以支持,像联想有品牌但缺少核心技术的企业,美国会稍加阻扰,但对于华为中兴这样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美国市场的门槛就会非常高。美国国会称华为、中兴有党委,但联想、富士康等企业同样有党委,而且联想的在美市场份额比华为大,富士康员工比华为、中兴多,但美国不会去追究,是因为他们不像华为、中兴有核心技术,我们老怪我们的企业没有按美国人的规矩办事,这是错的,不应该单纯的批评中国企业,美国方面也是有问题的,有利益诉求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了美国国会535名议员当中,有319名都是百万富翁,其中千万富翁20余位,亿万富翁也有近10位。而其中73名国会议员持股思科,封杀华为的背后其实是利益图谋。而思科CEO也多次公开表示华为是其头号劲敌,在面对华尔街日报2012年3月份在华为被禁止参与澳大利亚NBN项目投标访谈时,钱伯斯拒绝就困扰华为的安全问题作评论,而这些安全问题导致华为在美国无法获得业务,无法收购美国公司。相应的,他还提供了一个相对不太直接的回应,“华为有信任问题”,并认为澳洲禁止华为参加NBN项目“有意思”。而《华盛顿邮报》则从一位熟悉思科公司销售策略的匿名人士那里,获得了思科公司2011年9月派发的一份7页文件。该人士说,这份名为《华为与国家安全》的文件,旨在劝诱顾客不要与华为做生意。据知情者分析,美国国会发布的52页报告是该文件的加长版,其中的利害关系显而易见。

    虽然确切的证据还未出现,而谁也不可否认的是,本次表面由美国众议院发起的长达11个月的调查中,背后有钱伯斯的煽风点火,就连全球知名行业媒体CNET也在这次障碍赛中评论到:“思科有可能成为调查背后的最大受益者,在过去长达十年的交战中,思科往往在背后给华为抹黑。”

    在面对国际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时,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虽然充满荆棘,华为、中兴要真正崛起,必须继续加强科技研发与技术积累,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任正非曾透露,他将给诺亚方舟实验室2万人,每年4亿美元的资金,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

    论坛在分析华为思科两家企业的竞争、美国为何将华为、中兴拒之门外等问题,会议还就“中国产品如何突破美国市场封锁”、“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的技术、产品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互动。论坛各位嘉宾对华为等优秀企业近年在国际化所取得的发展予以了肯定,但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前行之路注定充满坎坷,仍需要长途跋涉,才得以成就未来。

编 辑:马秋月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