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飞象原创 >> 正文

限制OR开放?OTT鞭策运营商自我革新

2013年5月31日 06:57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刘妍/文)近日,运营商与OTT势同水火,关于运营商收费与否的消息层出不穷,然而,仅仅是收费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运营商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答案当然是:不。OTT是新时代的产物,正在悄然改变着产业格局,运营商的目光应该放得更远,改变自身加以应对,而不仅仅是眼下的困窘。

    限制OR开放?

    今年前2个月,由于微信、微博等业务的替代效应,运营商的点对点短信业务量有了明显的下滑。以中国移动为例,微信业务为中国移动带来10%的数据流量业务,但占用了60%的信令资源。

    面对如此巨大的数据侵蚀,运营商到底应该如何应对OTT业务?继续开放平台引入更多OTT厂商形成产业竞争,还是加以控制限制其发展?

    针对该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开放的平台之下,OTT服务必将兴起,就算是运营商也无法限制其发展。作为运营商,不仅应该开放OTT的发展,还应该主动优化自身管道业务,同时推出带有OTT业务的互联网服务参与竞争。

    在4G时代寻求突破

    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各地的运营商都在遭受OTT的侵蚀,面对形势的改变,运营商们都采取了不同应多措施,有的为用户提供无限制短信发送、包月不设限的流量和VOIP电话,有的强行收费面临反垄断重罚,有的则完全放开不设任何限制。

    在中国,运营商又应该推出怎样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有专家表示,未来将是4GLTE网络,在这个全IP化的网络环境之下,会更容易集成很多新的功能和应用,运营商必须在4G时代中做好新应用的准备,把自己的触角卡位到应用层面,才能有所突破。

    目前,中国移动重构飞信、中国联通加大沃友推广力度、中国电信推出翼聊产品,其目的不言而喻。

    “推出带有OTT业务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参与竞争,才能更为广泛的参与到应用层面的开发和增值之中。”该人士表示。

    制定标准和差异化的服务

    面对OTT产业的井喷式爆发,运营商在提供优质网络接入服务的同时,应该承担起整合监督的责任。有专家认为,运营商应该为OTT服务的接入制定标准和差异化的服务,并采取一定的限制条件加以监管。

    据了解,一些国家的电信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对OTT应用实施相同监管要求,考虑把一些基本公共性的普遍服务纳入OTT应用中。例如,欧美是从防止泄露国家机密、保护公民隐私信息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管理和约束。

    对中国运营商来说,寻求政策上的阻断或者技术上的阻断,并不能获得监管机构道义上的支持,也会面临舆论的压力。但是从服务保障的角度来看,把OTT类的应用纳入合规性的监管中,则应该成为政策上的优选方案。

    合作创造共赢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运营商未来的增长一定是来自于数据。他在一份统计报告中指出,美国的Verizon、日本的NTTDOCOMO等提供的4G套餐中,短信和语音已经不是收入构成的主流,用户可以享受语音、短信不限量,或网内不限量的服务。运营商的收入重点,也将相应从传统语音转向为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的激涨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重要表现,纵观全局,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开放、合作、共赢乃大势所趋。运营商若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共赢的理念布局移动互联网,将对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造成深层次的促进意义。

    而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则表示,希望微信等OTT服务商能找到很好的商业模式。虽然联通在短信、通话等传统业务上有所萎缩,但微信和微博也为运营商带来了很大数据业务流量,在移动数据方面的增长简直是爆发式的,若微信失败,联通也将得不偿失。

    同时,在GMIC北京2013全球互联网移动大会上,腾讯CEO马化腾表示,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互惠互利的,从长远看,应该是合作共赢的。

编 辑:刘妍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