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芯片 >> 正文

AI公司英伟达又有了新的押注方向

2021年3月1日 07:15  品玩  

2021年2月25日,英伟达公布了2021财年Q4和全年(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财报。

2021财年Q4对英伟达来说,是又一个创纪录的季度:营收为50亿美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6%。2021全财年营收为166.8亿美元,同比增长53%。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市场对GeForce RTX30系列的需求非常强劲。随着更多玩家希望拥有光线追踪、DLSS和AI特性,RTX GPU开启了一个新的升级周期。同时,得益于云服务提供商和垂直行业的需求,A100芯片销量在快速增长。此外,Mellanox业务部门也帮助英伟达拓宽了在数据中心的疆域。而对于整个半导体行业都非常关心的Arm收购案,黄仁勋表示进展非常好。

2021财年Q4营收细分不同市场平台来看,英伟达游戏业务为24.95亿美元,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67%;数据中心业务为19.03亿美元,基本与上一季度持平,同比增长97%;专业可视化业务为3.07亿美元,环比增长30%,同比增长7%;OEM和其他业务为1.53亿美元,环比下降21%,同比增长1%;汽车业务为1.45亿美元,环比上涨16%,但同比下降11%。

作为一家芯片供应商,英伟达汽车业务的发展,基本跟随汽车行业整体步态。比如在2019年Q3,由于汽车行业整体疲软,英伟达的汽车业务在延续了前7个季度增长势头后,迎来了同比下滑。

而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整个汽车市场一度低迷,英伟达汽车业务也受到不小冲击。如上所述,该业务2021财年Q4营收为1.45亿美元,同比下降11%。英伟达在财报中解释,这主要是因为来自信息娱乐模块和自动驾驶开发协议的收入减少。与此同时,新冠疫情逐渐受到控制,其对英伟达汽车业务需求端的影响已经降低。得益于AI座舱解决方案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销量的提高,该业务2021财年Q4营收相比上一季度还是上涨了16%。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火热,汽车芯片需求必然增大,英伟达有足够发挥的空间。事实上,在2021财年里,英伟达已经围绕着汽车业务进行了广泛的布局。

在家用车领域,蔚来和上汽集团都选择和英伟达合作,推动汽车的智能化。2021年1月,蔚来发布了旗下第一款轿车产品ET7。这款车型其中一个焦点是搭载了算力超过1000TOPS的超算平台Adam,而驱动这个平台的正是四颗英伟达DRIVEOrin系统级芯片。Orin是当今性能最强的自动驾驶和自主机器处理器,能够实现每秒254万亿次计算。

自此,中国三家新造车势力蔚来、理想和小鹏,都选择了和英伟达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有意思的是,蔚来之前选择的合作伙伴,是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对于这次转变,有一种说法是,Mobileye路线相对封闭,不利于自研,而英伟达相对开放和灵活,更适合自研。同样是在1月,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联手发布了智己汽车,也是采用了多块英伟达的DRIVEOrin芯片,计算平台性能可达500~1000+TOPS。

在商用车领域,英伟达在2021财年也有收获。2020年12月,初创公司Zoox发布了L5级全自动驾驶出租车,初创公司Einride发布了新一代无人驾驶卡车Pod,都采用英伟达的芯片。在技术端,英伟达2020年悄然布局激光雷达:一方面,收购技术可用于激光雷达的瑞典初创公司Optigot,同时招聘相关人才。另一方面,拓展与激光雷达厂商的合作。

2017年,黄仁勋曾把英伟达的未来押注在AI上,把它称之为一家AI公司。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成就了现在的英伟达。如今,黄仁勋又把眼光看向了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2021年1月,他在与欧洲《汽车新闻》交谈中曾预测,到2030年将有20%的汽车实现高级自动驾驶,其中大部分会采用英伟达技术。

黄仁勋说:“我们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商,我们是科技创造者。”他表示,有的客户想只购买英伟达的计算解决方案,软件完全完全自己开发,而有的客户希望英伟达能提供完全的堆栈。对于这两种合作方式,英伟达都欢迎。

目前,汽车业务营收在英伟达总营收中占比还非常小,但黄仁勋看得足够长远:“我们的优势是很有耐心。我们已经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工作了6年,距离2024年还有4年时间。这需要公司有很大的决心、持久力,以及具有影响力的核心技术。但我们着眼于长远发展。”

编 辑:值班记者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