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盛大开幕。中国移动以“智焕新生,共创AI+农业新时代”为主题,全景式呈现中国移动落实“两持续、四着力”部署,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焕新实践。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AI让农田长出“智慧”
在“AI+高标准农田”展台,中国移动展示了基于卫星遥感、物联网、AI算法打造的“空天地一体化”农田管理平台。平台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风险,实现精准灌溉、变量施肥、智能决策。在河南兰考,该平台助力示范区单产提升10%,肥料用量减少20%,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上万亩良田,真正做到“一屏观田、一键管田”。

从“人工作业”到“指尖耕作”,5G+AI让农机“长眼睛”
通过5G+北斗+AI技术,中国移动对农机进行改造及监管,实现农机田间无人作业、路径自动规划、播种自动控制、作业实时监控、数据实时统计等能力。在山西大同玉米示范田,亩产增长15.5%,人工成本降低50%,让“汗水农业”真正迈向“智慧农业”。

从“地面”到“低空”,5G网联让无人机成为“新农具”
展台外四川的草地上,多架无人机同时腾空——这是中国移动“智慧网联综合飞行平台”的实景作业。5G+北斗高精度定位,让无人机在百米高空也能“指哪打哪”:一键启动,多机协同巡田;悬停拍照,云台变焦采集作物长势;数据实时回传,平台结合农林AI大模型即刻完成农田监测、产量预估并辅助农事决策。四川落地数据显示,植保飞防效率提升数十倍,农药用量减少15%;山区农林产品物流“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下山时间缩短10倍。过去农户背着喷雾器跑断腿,如今点点屏幕就能让“空中编队”飞完千亩地,低空经济真正飞进寻常百姓家。

从“经验养殖”到“数据养牛”,AI让肉牛“身价涨”
在“AI+智慧牦牛”展台,中国移动展示了融合区块链、数字孪生、AI视觉技术的“牧帮手”牦牛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每头牛都有“电子身份证”,从出生、防疫、饲养到交易全流程可追溯。在西藏阿里改则县,平台助力养牛人工管理成本降低15%,让“养牛”变成“智养”,牧民增收更有“牛劲”。

从“传统治理”到“数字乡村”,AI让村庄会“说话”
“小院家”数字乡村平台通过“院落微治理”模式,把村民“找活干、帮我卖、问专家”等高频需求装进手机,实现“群众随手拍、干部即时办”。目前,“小院家”已在重庆39个涉农区县、2700个村社、1.4万个院落推广使用,群众参与率达90%,成为数字乡村治理的“全国样板”。

从“难卖”到“爆单”,AI+电商让农产品“出村进城”
在“陆海优品”电商服务平台展区,观众可现场扫码购买来自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优质农产品。平台通过“电商+培训+物流”一体化服务,助力“土特产”变身“网红货”。截至目前,平台已服务超600万用户,出口额超3亿元,消费帮扶超2000万元,让更多农产品“飞”出大山、“闯”向世界。

本届农交会,中国移动还展示了“AI+智慧灌区”“AI+设施农业”“AI+食用菌种植”“AI+防汛调度”“AI+基层党建”等一大批“AI+”创新应用,覆盖种植、养殖、渔业、水利、治理、服务等农业全场景,真正实现“AI+农业”从“展区”走向“田野”,从“技术”走向“生产力”。
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践行央企使命,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动AI、5G、算力网络、大数据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以“智慧农业”之笔,绘就“农业强国”新画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移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