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锐捷极简以太彩光网络4.0再添新翼,“超融合”方案创新而来

2025年10月21日 12:03  CCTIME飞象网  

近日,锐捷面向宿舍这一超高密、高复杂场景,创新发布“极简以太彩光4.0-超融合方案”,锐捷极简以太彩光网解决方案4.0在高职教场景下实现了“一套架构,超聚合/超融合两种模式融合”的场景化设计,为高校信息化提供了一套更具针对性,更加贴合场景的全光网建设路径。这也标志着以太彩光方案已经全面发展成为一套成熟可靠的全场景全光园区网解决方案,适配彩光、光改、光混、融合部署等各类园区场景。

超融合网络:

破解宿舍高密接入场景的关键创新

本次发布的“极简以太彩光4.0-超融合方案”聚焦宿舍高密接入场景。该方案依然延续了极简以太彩光的“极简”理念,在核心侧部署核心交换机搭配超融合模块;弱电间部署全新推出的小尺寸设计无源融合汇聚设备;在接入侧部署锐捷全新推出的超融合Wi-Fi 7面板型光无线接入点(OAP),全链路单芯互联,该方案在宿舍场景下,具备4大创新:

创新1

创新融合发挥时分复用技术,单台核心设备可支持11264间房间接入

超融合方案充分发挥时分复用技术在超高密场景的优势,在全新的超融合模块及无源融合汇聚设备的加持下,实现单端口最大支持128路房间接入,单槽位最大可支持1024路房间接入,单台核心设备最大可支持11264间房间接入。超大容量全光接入,满足高带宽、高密度场景部署需求。

无源融合设备具备2:16均分、和2:32均分两种型号,后期带宽扩容的时候无需更换核心侧的模块,只需要调整无源融合汇聚设备就可以实现快速扩容。学校也可以结合学生开通带宽套餐情况,灵活选择扩容区域,快速满足学生个性化高带宽套餐需求,同时节约投资建设成本。

创新2

统一以太网二层架构,弱电间无源,运维统一

在架构层面,超融合方案依然保持极简以太彩光方案的整体特性,继承以太网架构的多重优势,且依然保持“核心-接入”的大二层架构,不需要单独再部署OLT、BRAS等设备,融合汇聚设备无需强电改造,管理更加简单。

统一以太架构,也带来了运维上的便利。无需额外的学习成本,支持在SDN 运维平台有线无线统一运维,接入设备支持免配置,即插即用,融合汇聚设备无源免运维,运维工作只需关注核心侧,大幅降低运维复杂度。

创新3

有线无线一体化OAP,部署灵活,体验与美观兼得

全新推出的超融合面板型光无线接入点(OAP)支持Wi-Fi 7 ,无线速率高达3.57Gbps。该设备将有线接入交换机与高性能无线AP融为一体,自带盘纤藏线设计,支持盘3M长皮纤,下联接口网线不外露,部署简洁美观,节省施工辅材及部署时间。该设备上下行链路物理空间隔离,支持随插随用,不影响光纤链路。

除了物理方面的设计,OAP支持多种供电方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部署:

在体验方面,OAP采用独立天线隔离设计,降低信号噪声干扰,提升天线性能;通过智能波束成形(TxBF)技术,实现宿舍场景下阳台、卫生间信号增强3dB,解决无线信号死角问题。

创新4

核心多场景融合部署,灵活适配

极简以太彩光4.0方案支持超聚合(高密彩光)与超融合两种模式在同一张网络中的一体化灵活部署。超聚合模块与超融合模块物理尺寸相同,一个核心平台更换不同的模块即可适配不同的模式,两套架构都是以太的维护逻辑,可以在统一平台进行运维管理。不同园区场景对网络带宽要求不同,可以按需求组合,学校可以基于统一的物理网络基础设施,根据不同业务需求,灵活地配置不同的接入策略,真正实现“一机一网,按需服务”,保障投资价值的同时提升网络投资的效益和管理的便捷性。

锐捷“极简以太彩光4.0-超融合方案”的发布,不仅是对高职教宿舍网络建设难题的一次精准破局,更是锐捷极简以太彩光方案成熟性的体现,方案所倡导的“一套架构,两种模式”的融合设计理念,展现了其强大的场景适应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方案的创新性并不仅限于高职教领域。其在高密接入、统一运维和按需扩容方面的核心优势,同样能够适配医疗、普教等行业场景。

锐捷正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拓宽全光网络的边界,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铺设一条更高速、更极简、更智能的“信息高速公路”。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精彩视频
快来解锁你的智慧家庭 让家庭业务全面A1+焕新升级!
与智者同行,与时代共振,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超燃瞬间
中国移动“移动爱购”上线暨数智生活商城生态联盟发布
中国移动“点亮百城”量子试验网启动暨量子生态联盟发布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