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系统部署下,我国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为重要着力点,持续强化相关战略政策布局,系统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发布《实数融合发展观察(2025年)》,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对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
报告核心观点
1. 实数融合政策建设体系化推进
政策建设方向由“以数强实”到“以实为本”,强调实体经济主动拥抱数字技术。政策建设重点由推动消费端数字化融合发展到大力促进生产端数字化升级。政策建设手段更加突出供给、需求两侧同时发力,充分释放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的发展潜力。政策建设范式按阶段谋划、循序渐进,扎实全面部署实数融合发展,打造全方位、系统性的政策体系。
2. 实数融合有效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测算结果显示,实数融合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2024年,我国实数融合发展指数增长了约3倍,且在2016年前后,实数融合发展水平超过同期GDP发展水平,实数融合发展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可带动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731.8元/人。从细分行业来看,根据数字化投入与产出的聚类结果显示,我国高度、中高度、中度融合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逐年升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显著。
3. 实数融合持续赋能社会再生产循环
在生产端,实数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推动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数字基础设施等投资全面融入生产环节,优化生产供给。在流通端,实数融合降低交易成本,通过重构需求匹配机制、提高管理协同效率、创新信任机制、变革组织模式等途径,提高流通效率。在消费端,实数融合优化需求结构,推动智能终端、数字化软硬件增长,繁荣数字文化消费,发展产业电商,扩大数字贸易等,拓展消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