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暑假迎来儿童近视高发期,专家建议:百吋激光电视0蓝光护眼值得考虑

2025年7月10日 14:44  CCTIME飞象网  

随着7月的到来,全国中小学陆续进入暑假。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放松和娱乐的好时光,但家长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科学保护孩子的视力。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走高,视力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国家卫健委2024年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高达51.9%,也就是说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受到近视困扰。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孩子的近视问题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出现视力下降,小学低年级“小眼镜”现象普遍。

针对中国孩子普遍性的近视现状,眼科专家分析,学习压力大、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用眼时间过长是导致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而假期期间,屏幕使用习惯不良则成为重要诱因。

专家也指出,看电视对视力的影响并非“不可逆”,关键取决于观看习惯与环境。比如,电视屏幕与眼睛距离过近(如小于3米),连续观看超过20分钟,或在黑暗、过亮的环境中观看,都会显著增加视疲劳和视力受损的风险。此外,显示硬件设备本身的素质也不容忽视——屏幕分辨率低、频闪严重的电视,会让眼睛在无形中承受更多压力,长期使用可能加速视力下降。

保护孩子视力,首先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眼科专家建议,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遵循“20-20-20”原则:每连续观看屏幕20分钟,就看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保持20秒以上;同时控制每日屏幕使用总时长不超过2小时,避免在强光或昏暗环境中使用电子设备。

除了习惯约束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一款真正护眼的观看设备,也可以从源头上为孩子视力增添保障。以激光电视为代表的健康显示方案,因采用反射投影原理,光线不会直射进入眼睛,从而能大幅减少对人眼的刺激。

目前,市场销量和口碑都位居第一的海信激光电视,就以领先的护眼体验著称,我们选取最新的星光S1纯享版2026款为例,其针对日常观看时的用眼痛点,专项升级了三大特色护眼技术,尤其对儿童视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一、行业唯一0有害蓝光,大屏也护眼

蓝光是导致眼疲劳、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视网膜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危害更大。普通电视屏幕的“低蓝光”模式,是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蓝光辐射,并不能真正做到完全消除蓝光。

星光S1纯享版2026款采用纯净激光光源,完全避开了对人眼伤害最大的415-455mm短波蓝光波段。同时在调光技术上实现了0眩光和0反光,并利用AI技术感应环境光做到自适应调节。即便是面对百吋大屏,也能做到久看不累眼,近看不伤眼,真正实现大屏护眼的理想观看效果。

二、电影院同源技术,视觉状态更舒适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眼睛对色彩具有更强烈的敏感度和应激反应。因此,儿童在看电视时,画面色彩的真实度和舒适度会直接影响用眼状态。若色彩失真、饱和度异常,眼睛需要不断调节适应,极易造成视疲劳。

而高色域恰恰是激光电视的一大特点,比如星光S1纯享版采用与电影院同源的显示技术,支持110% DCI-P3电影级色域。这一远超普通电视的色域指标,意味着它在百吋大屏上也能更精准地还原真实色彩,尤其适合孩子长时间观看动画片、纪录片等内容,可以大幅减少视力疲劳产生的概率。

三、菲涅尔无源抗光屏,明亮清晰不刺眼

众所周知,看电视最忌讳极亮或极暗的环境——白天阳光强烈时,直射屏幕会导致画面反光模糊;晚上摸黑看电视,屏幕强光会严重刺激眼睛。对于视力相对脆弱的儿童群体来说,这两种情况都会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

不过,星光S1纯享版配备的菲涅尔无源抗光屏,就能很好解决这一痛点。它通过特殊的光学结构,能有效吸收环境光,即使在白天自然光照射下,画面依然明亮清晰;而在夜晚,屏幕光线经过抗光屏反射后变得柔和不刺眼,如同在电影院观影般舒适,让孩子在不伤眼的环境中享受优质画面。

写在最后:暑假是孩子视力容易“滑坡”的关键期,与其一味限制孩子看电视,不如为他们创造更健康的观看条件。激光电视从光源、色彩、屏幕三个维度构建了全方位的护眼体系,让孩子既能享受娱乐时光,又能最大限度减少视力损伤。

据悉,星光S1纯享版2026款已在京东、天猫、抖音等平台开启预约和预售,有需求的家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购,为孩子的暑期视力健康多一份保障。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精彩视频
飞象趣谈第二十九期!物流无人机,低空经济崛起中的“双轮引擎”
未来出行的芯力量 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2025MWC上海丨中兴通讯副总裁熊杰就AI万兆全光园区话题进行交流
精彩专题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