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华为携手中戏打造“智能艺术教育空间”样板点——艺术与科技共生的数智化创新实践

2025年7月5日 20:54  CCTIME飞象网  

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智能教室里,戏剧演员的每个“云手”动作都被华为数据存储OceanStor Dorado 2100以毫秒级速度捕捉,5K高清视频如流水般顺畅存储;全闪架构支撑的跨校区数据互通平台,让GB级的舞台模型文件在秒级内完成传输,如同打开戏剧教育的“任意门”,破解中戏东西校区数据孤岛难题……

2025年6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华为商业市场极简全闪数据中心Pro+暨明星产品发布会上,中央戏剧学院极简全闪数据中心“智能艺术教育空间”样板点正式揭幕。作为国内“双一流”高校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成果,该样板点集成AI动作捕捉、全要素数据采集、实时渲染及跨空间数据流通等核心能力,为戏剧教育领域提供了“艺术+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全新解决方案。

中央戏剧学院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是中国艺术院校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此次样板点的落地,标志着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实现“零的突破”,也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在艺术教育场景的落地提供了标杆示范。

01中戏艺术教育数智化 三大核心痛点与挑战

“数智化”对于戏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与手段、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推动戏剧创作与表演创新等。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挑战。

跨区域数据流通壁垒制约教学协同。中央戏剧学院东西校区及各教室间长期存在数据分享难的问题,传统架构下教学资源、创作素材难以实现跨空间实时共享,直接导致学习、教学和科研数智化创新受阻。尤其戏剧表演中“声台行表”等肢体语言教学需高频互动,要实现跨越空间的教学,对平台的数据互动、高性能等要求非常高。

高性能计算需求与资源利用率低效矛盾突出。数字艺术创作中的高清采集与实时渲染对算力提出严苛要求,传统存储架构难以满足“唱念做打”等动态表演的5K高清数据实时处理需求。同时,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长期存在,硬件资源浪费与性能不足的双重困境制约教学创新。

数据中心运维复杂度与教育场景需求不匹配。艺术教育场景下的数据中心面临多重运维挑战,既要保障“智能艺术空间”中AI动作捕捉、实时渲染等核心业务7×24小时稳定运行,又需应对跨校区多DC管理的复杂性。传统运维模式下故障定位耗时久,对运维能力要求高。

02技术解构:华为极简全闪数据中心方案的痛点破解之道

围绕核心需求,在教学全流程创新方面,华为提供教育DCS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中央戏剧学院智能艺术教育空间赋能。

高效数据互通:针对东西校区及各教室间数据分享难的痛点,华为通过跨校区数据互通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创作素材的实时流通与智能管理,满足数字戏剧创作智能化需求。平台支持多模态数据清洗与结构化处理,可将剧本、舞台设计、表演视频等资源整合为标准化数据库,师生可通过高性能网盘随时随地分享作品,完成跨校区协同创作。

高清实时采集渲染:依托华为数据存储OceanStor Dorado 2100与边端协同,实现超高清表演数据的实时捕捉与存储。全闪NAS架构使存储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近100%,可满足“唱念做打”等复杂肢体动作的5K高清数据实时采集需求。移动式采集部署设计打破场地限制,师生可在排练厅、室外实景等多场景中同步完成表演录制与数据存储,让“边演边采”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通过GPU集群优化与智能算法调度,实现高清渲染性能翻倍,支持虚拟场景随演员动作实时变换。在远程教学中,系统可通过1:1实时渲染技术,将异地学生的表演数据同步映射至虚拟空间,教师可实时标注指导,如同面对面教学。

一体极简运维:依托DME一体化运维系统,实现跨DC资源的统一调度与故障分钟级定位,使数据中心运营效率提升30%,大幅降低运维复杂度。

华为数据存储产业发展部部长戈前程在采访中指出,全闪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将突破“初期成本高”与“全生命周期成本认知不足”两大障碍,通过介质创新与算法优化,让全闪存储的TCO在3-5年内低于传统方案,为教育行业提供“用得起的高性能”。这种“性价比突围”策略,正是“闪存普惠”战略的落地实践。

03教育价值:重构戏剧人才培养与创作生态

华为极简全闪数据中心Pro+不仅为中央戏剧学院的师生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教育和创新环境,也对智能艺术教育创新的突破和新型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据了解,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已将“数字人生成”、“动作捕捉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样板点的技术能力直接赋能“数字空间演艺”“影像表演”等专业方向。通过1:1采集演示、AI虚拟教室互动等沉浸式教学场景,学生可同步掌握传统戏剧表演规律与数字技术工具,成为具备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智能戏剧艺术空间”还将通过观众表情采集等技术,实现演出场景的实时互动调整,推动戏剧从“单向表演”向“双向交互”模式进化。

同时,华为方案打破空间限制,使中央戏剧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远程1:1互动教学模式辐射至全国。可以预见,线上课程、跨校区工作坊等形式,也将推动戏剧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同步提升教育公平性与覆盖面。正如华为中国政企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唐浩在采访中提到的:“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数智化正让戏剧教育从“师徒相传”的精英模式,转向“数据驱动”的大众培养。

04行业前瞻:从样板点到数智化生态的价值延伸

中央戏剧学院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师甘杨雨表示,华为方案解决了戏剧艺术最复杂的远程教学系统问题,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原始创新实践。

“通过与华为的深入合作,我们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教育场景的一次升级,更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艺术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全新范式”,中央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数字戏剧系主任、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震说。

在全球艺术教育数智化进程中,中戏样板点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智慧”。这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本质上是让数据成为新的创作媒介,数智化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成为延伸艺术表达的“数字神经”,让戏剧教育在保持传统美学精髓的同时,获得与时代同频的创新动能。

随着AI赋能深入行业场景,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华为计划将极简全闪数据中心Pro+向着教育、医疗、制造等行业复制,通过构建高效数据底座,加速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精彩视频
飞象趣谈第二十九期!物流无人机,低空经济崛起中的“双轮引擎”
未来出行的芯力量 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2025MWC上海丨中兴通讯副总裁熊杰就AI万兆全光园区话题进行交流
精彩专题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