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敢为人先!天禧首款AI眼镜斗战者G1震撼开售,填补手机“缺席时刻”

2025年9月10日 15:35  CCTIME飞象网  

9月10日,斗战者首款AI智能眼镜——斗战者G1,在联想自营京东官旗及联想官网开售,首发价1899元且赠送镜盒充电仓,更有免费配镜、限时赠礼、京东免息等多重福利。作为联想“一体多端”战略下的重要产品,斗战者G1也是首款联想天禧智能体眼镜,它将以“37克轻量化+场景补位”为核心突破,诠释AI眼镜在移动终端生态中的实用价值。

以“轻”破局:AI眼镜的终极形态之争

2025年被业界誉为“AI智能眼镜元年”。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451.8万台,中国市场增速更预计突破121.1%。然而行业高增长背后,传统AI眼镜往往因厚重设计沦为“小众玩具”,功能冗余而难以融入日常生活。

斗战者G1直面这一困境,旗下首款半框AI眼镜G1整机重量仅37克,甚至轻于普通眼镜,配合时尚半框结构与人体工学设计,实现近乎“无感佩戴”。同时,1899元亲民定价搭配赠送镜盒充电仓,降低AI眼镜的入手门槛,推动智能眼镜从“极客玩具”真正迈向“日常工具”。

AI眼镜:无感交互,智能随行

在与友人露营点燃篝火的瞬间,在户外探险的崎岖山径上,在骑行时疾风掠过的刹那,用户对即时信息与智能服务的需求反而更加强烈。此时,AI眼镜的真正价值得以凸显——以“零操作门槛”提供即时服务。斗战者G1以语音为核心交互方式,用户只需一句“嘿,小天”,即可启动第一人称视角记录、查询、沟通等多种服务,真正实现“抬眼之间 捕捉热爱”,彻底解放双手。

性能方面,斗战者AI眼镜G1全面接入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搭载高通第一代骁龙AR1平台,采用台积电4nm制程工艺,在确保强劲性能的同时,将功耗优化至行业领先水平。配合178mAh机身电池与3000mAh镜盒充电仓,实现“32小时综合续航、全天候在线”的承诺。

影像系统与索尼联合打造,配备拥有12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的IMX681传感器,支持109°超广角拍摄与IP54防尘防泼溅。无论是晨跑时捕捉秋叶缤纷,还是厨房中记录烹饪步骤,用户只需轻声一句“嘿,小天,开始录像”,即可开启Vlog模式,第一人称视角让内容更具沉浸感。

音频技术同样可圈可点。斗战者G1内置5麦克风阵列,支持AI降噪、语音唤醒与回声消除;开放式双扬声器结合人体工学设计,让用户可在接收音频内容的同时清晰感知环境声,提升户外使用安全性。这一设计在通勤、运动等场景中尤为实用——用户可同时接收外界声音与眼镜播报,避免安全隐患。此外,斗战者G1支持WiFi 6直连与蓝牙5.3,满足多场景下音视频数据的高速传输需求。

生态协同:从“单品智能”到“场景智能”的跨越

斗战者G1的野心不止于硬件创新,更在于构建“AI终端生态闭环”。作为联想“一体多端”战略的关键一环,其深度集成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与联想AI PC、AI手机等设备形成高效协同,共同构建起完整的个人智能生态。比如:

地铁通勤途中,你偶然瞥见英文广告,随口一问“嘿,小天,我看到了什么”,斗战者G1的AI识图+翻译功能便会瞬间弹出中文释义,轻松破解语言障碍;工作中,面对同事递来的纸质纪要,只需短按眼镜按键即可快速存储,32GB大容量空间可容纳千张文档,还能随时同步至手机,后续还可通过“超级互联”,在电脑上实现任务接力,一键共享。

这种“跨端智慧互联”的体验,是斗战者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未来,斗战者AI眼镜还将通过天禧智能体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越用越懂你”的个性化服务。

首发福利拉满:1899元+赠送镜盒充电仓

斗战者G1已在联想自营京东官旗与联想官网同步上架,首发价1899元且赠送镜盒充电仓。

为不负广大用户的热切期待与支持,斗战者G1还推出“硬件+服务”的全链路福利:用户可尊享免费配镜服务——线上支持直接选定度数便捷下单,线下博士门店更提供专业免费验光服务,近视用户无需额外投入成本适配眼镜;限时赠礼:购机即赠Lecoo 25W氮化镓充电器与磁吸充电线,为用户量身打造一站式智能设备搭配方案。

2025 AI眼镜如何选?斗战者AI眼镜G1给出“轻盈且实用”的最优解:不追求堆叠参数,而是聚焦用户真实需求——以轻量化设计化解佩戴负担,以实用功能切入日常场景,更以开放生态实现无缝联结。正如其品牌名“BELLATOR”(拉丁语“战士”)所寓意的——以创新为剑,以用户为盾,在“百镜逐鹿”的战场中,开辟出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共谱“AI+”时代华章
精彩视频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原所长叶甜春:光电技术和半导体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光学学会顾瑛:这是全球光电人共同的家园
智见未来!2025智博会开启智能世界新篇章
飞象趣谈第三十五期!为机器赋予“触觉” 机器仿生手也会搭脉?
精彩专题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