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ODCC 2025 | 华为SSD斩获年度卓越成果奖,全新AI SSD系列新品惊艳亮相引行业热议

2025年9月11日 17:58  CCTIME飞象网  

[中国,北京,2025年9月11日] 在以“拥抱AI变革,点燃算网引擎”为主题的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简称“ODCC”)举办期间,华为主导的“大容量SSD技术要求及评价指标”标准荣获ODCC 2025年度卓越成果奖,华为OceanDisk 116P和OceanDisk 300P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的算力强基·企业级SSD卓越产品称号。

此外,华为数据存储带来了“AI SSD”最新发布成果,华为AI SSD全系列新品在华为展位亮相。同时,在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新技术与测试分论坛上,华为数据存储介质应用创新首席科学家程卓受邀发表“华为AI SSD,加速智能经济涌现”的主题演讲。

荣誉加冕,华为AI SSD获ODCC与信通院双重认可

在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上,华为凭借其在AI存储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多项大奖。华为主导的“大容量SSD技术要求及评价指标”标准荣获ODCC 2025年度卓越成果奖,这一标准为大容量SSD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指标,推动了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此外,华为OceanDisk 116P和OceanDisk 300P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的算力强基·企业级SSD卓越产品称号。这些产品在性能、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表现出色,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AI SSD 系列新品:突破性能与容量瓶颈,赋能智能经济

在 AI 应用呈爆发式增长的当下,数据量呈指数级攀升,对存储设备的性能和容量提出了严苛要求。华为此次展示的 AI SSD 系列新品,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创新成果。该系列包含极致性能盘、高性能盘和大容量盘三种类型,为 AI 训推场景提供了全方位的存储解决方案。

华为数据存储介质应用创新首席科学家程卓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华为AI SSD系列产品在AI时代的技术突破与应用价值。介绍了面向Al时代的高端固态硬盘系列,包括极致性能款OceanDisk EX 560、高性能款OceanDisk SP 560及大容量款OceanDisk LC 560,分别定位“业界最快的SSD”与“业界最大单盘容量”。其中,OceanDisk LC 560单盘物理容量达到业界最高245TB,采用业界首创的隔水舱技术,爆炸半径缩减至1/4,可靠安全耐用性提升100%,61TB重构时间<8小时,较传统时长缩减75%,并且性能上仍保持高水准,顺序读带宽高达14.7GB/s。产品上市计划显示,30/61TB容量款已Ready Now,122/245TB容量款将于2025年Q4推出。

应用场景上,面向集群训练,AI SSD大容量盘大幅降低原始语料库的存储的空间占用及能耗消耗,并实现数据预处理读取效率6倍提升;面向集群推理,通过HBM扩展技术打破“内存墙”,实现2.5倍推理长度提升,首Token时延(TTFT)降低75%;同时,AI SSD在训推一体机上也有出色表现,面向一体机训练,通过搭配DiskBooster,扩展HBM从GB级到TB级,使单机可微调的模型参数扩大6倍;面向一体机推理,实现1倍推理长度提升,首Token时延(TTFT)降低75%。

华为AI SSD系列新品的推出,不仅为AI训练和推理提供了强大的存储支持,还通过高性能、大容量和高耐久性,推动了智能经济从“概念”走向“落地”。这些新品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AI存储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数据中心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演进与广泛应用,智能经济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存储设备作为智能经济的基石,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华为AI SSD系列新品的惊艳亮相,不仅展现了华为在AI存储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华为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存储技术的新边界,以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智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共谱“AI+”时代华章
精彩视频
聚光成炬,赋能创新!带你看看第26届CIOE中国光博会,今年有什么不一样?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原所长叶甜春:光电技术和半导体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光学学会顾瑛:这是全球光电人共同的家园
智见未来!2025智博会开启智能世界新篇章
精彩专题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