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服贸会聚焦体育消费新路径 中国移动咪咕释放体育消费新活力

2025年9月12日 17:10  CCTIME飞象网  

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引下,我国体育产业近年来实现快速增长,近五年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0%,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部署产业发展系列举措,明确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万亿元,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这一具体目标的设定,不仅是量的增长,更意味着质的飞跃,体现出国家以体育消费为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这一重大政策背景下,体育产业链各主体积极响应,主动作为。近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首钢园举行,并举办“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政府相关领导、行业专家以及“北京服务”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展示北京从“双奥之城”向国际赛事名城迈进的最新成果,共商体育服务贸易发展大计,推动体育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会上,中国移动咪咕作为行业代表,分享了其以科技创新与内容生态双轮驱动,助力释放体育消费潜能的实践与思考。其围绕打造体育内容平台、自制节目创新、线上线下消费场景融合等一系列举措,成为企业响应国家政策、服务体育强国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

政策引领产业升级,体育消费迎来新机遇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仍存在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龙头企业较少、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意见》聚焦于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市场主体、丰富产品与服务供给、深挖消费潜力等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激励和市场驱动,全面提升体育产业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作为国有互联网文化企业,咪咕在体育赛道已取得显著优势。依托于自身国资央企特色和互联网特点兼具的特质,把握体育的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筑牢了“看体育、上咪咕”的用户心智。据统计,目前平台全年提供超30个赛事项目、9000场赛事直播,覆盖多个顶级赛事的独家资源,自2018年起全量转播奥运会、世界杯等全球性体育盛会,以高质量内容服务用户。拥有业界领先的超高清端到端技术,并首创智能解说、球星点亮等10项AI观赛应用,独家推出苹果Vision Pro沉浸内容和裸眼3D赛事直播,以高水平技术赋能赛事转播,擦亮了科技观赛金字招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突出强调创新服务供给,释放消费潜力,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这不仅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像中国移动咪咕这样的数字内容平台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舞台。

筑强体育内容平台,支撑赛事经济发展

优质内容是体育消费的起点和核心,转播平台则是体育内容汇聚、制作、分发的主阵地,承担着连接赛事、观众和商业生态的重要角色。

作为体育产业的关键一环,咪咕近年来持续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布局国际国内顶级赛事版权,致力于为中国观众提供全场景、一站式、超高清的观赛服务。

除了赛事转播,咪咕也在积极构建多元内容矩阵。平台依托自制能力,推出了《中国榜样》《中国力量》等一批弘扬体育精神、记录时代脉搏的纪录片和访谈节目,不仅丰富了平台内容品类,更逐步建立起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自有IP。此外,咪咕积极尝试MCN运营模式,通过引入和培育优质体育创作者,构建多项目的垂直社群,形成高粘性、高活跃度的数字体育社区,为体育消费的转化奠定了用户基础。

这恰好回应了《意见》中提及的,供给端丰富体育产品与服务是关键。应持续优化赛事服务管理,满足不同观赛需求;推动体育用品升级,提升产品品质与科技含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选择。

激发体育消费潜力,引领产业价值提升

如何将观赛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意见》明确提出应打造多元化消费空间,举办各类体育消费活动,同时降低消费门槛,让体育融入生活,并深化体育与文化、旅游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创造新的消费热点。

在这一方面,咪咕尝试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打破观赛与参与的界限,着力构建“内容—消费—平台—赛事”的良性循环。在线下,积极组织“呼叫我的球搭子” “影院观赛”等第二现场活动,营造沉浸式、社交化的观赛体验,有效延伸了赛事消费链条。同时,还积极探索与国际知名俱乐部、球员合作开展中国行活动,并联合高校资源打造大学生联赛,为不同圈层的体育爱好者提供丰富多元的参赛与体验机会,进一步激发大众的体育消费热情。

在文体商旅融合方面,咪咕正通过端内直播、文旅推广等方式,推动地方赛事品牌升级和流量转化,促进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台正尝试推动顶级体育赛事与顶流音乐表演的深度融合,旨在打造中国版的“超级碗”模式,充分发挥“音体融合”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助燃全民健身热潮,促进体育事业繁荣

体育产业的繁荣最终要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新媒体国家队,中国移动咪咕不忘自身人民美好文化需求供给者、新质生产力先行者身份,在探索市场化和商业化路径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体育普惠。

平台计划开放优化体育健康课程资源,持续开展“全球通·逐马计划”系列大众马拉松赛事,建设青少年潮流运动体育公园并举办体能闯关等娱乐赛事,降低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门槛。响应“跟着微短剧去运动”计划,推进体育题材定制剧创作;并着力搭建职业运动员分享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平台,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运动知识和健康理念。

正如《意见》中多次提及,要保障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推动更多优质资源投向体育消费领域倾斜。未来,咪咕将积极助力体育普惠,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冠军课堂”等公益体教融合活动;针对银发群体及偏远地区居民,平台免费开放部分体育健康节目,推动优质体育内容普及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业界认为,《意见》为体育产业指明了方向,而中国移动咪咕等市场主体的创新实践,正是政策落地、产业升级的生动体现。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内容创新、服务优化、消费引导的行列,我国体育产业有望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一个更具创新活力、更富包容性、更可持续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有望加速形成,为实现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提供坚实支撑。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共谱“AI+”时代华章
精彩视频
既熟悉又陌生的光博会,光学映射下的科技进化浪潮
j-fiber携尖端光纤解决方案重磅亮相CIOE2025
亨通光电:聚焦光电领域创新成果,以科技力量赋能千行百业
卓昱光子全系列A0C产品解决方案亮相CIOE2025
精彩专题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