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推出创新型混合区块链共识算法,助力物联网多接入边缘计算

2025年9月2日 10:27  CCTIME飞象网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已成为提升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MEC通过在无线接入网(RAN)边缘提供云计算服务,使设备能够更快地访问计算资源,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计算效率。然而,在MEC网络中部署区块链技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共识算法的优化问题。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推出了一种创新的混合区块链共识算法,专门针对物联网MEC网络优化设计,旨在实现无需许可、可扩展、安全、去中心化且绿色的共识机制。该算法结合了无需许可的容量证明(Proof of Capacity, PoC)和需要许可的异步拜占庭算法(Asynchronous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ABFT),兼顾了效率与安全性。

传统区块链系统,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主要采用工作量证明(PoW)或权益证明(PoS)机制。PoW虽然安全性高,但计算资源消耗巨大,难以适用于资源受限的MEC环境;PoS虽然减少了计算负担,但通常需要质押代币,可能会导致部分节点被排除在共识网络之外,影响去中心化程度。

微算法科技混合区块链共识算法的创新点在于其混合共识设计:

无需许可的容量证明(PoC)机制:PoC允许设备使用硬盘空间代替计算能力来参与共识,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适用于资源受限的MEC节点。相比PoW,PoC的计算需求大幅下降,使得更多设备能够参与共识过程,从而提升去中心化程度。

需要许可的异步拜占庭算法(ABFT):在PoC的基础上,Hedera结合了ABFT以确保共识的安全性和最终性。ABFT是一种无需同步假设的拜占庭容错算法,可以在不依赖全球时间同步的情况下达成共识,确保在恶意节点存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这一混合策略,微算法科技算法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并降低了计算资源消耗,使其能够在MEC网络环境下高效运行。

在MEC网络环境中,微算法科技混合区块链共识算法网络由多个边缘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可以是IoT设备、基站、网关等,彼此间通过点对点(P2P)网络进行通信。PoC共识阶段,参与共识的设备首先利用可用存储空间生成预计算数据,即“哈希图谱”(Hash Map)。这些预计算数据存储在设备的硬盘中,以便在共识过程中快速查询,从而减少计算开销。

PoC共识阶段确定候选区块后,进入ABFT共识阶段。ABFT机制进一步验证区块的正确性,并确保网络中恶意节点的影响被最小化。此过程依赖于去中心化的投票机制,使得即使部分节点失效或恶意篡改数据,整个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作。

共识达成后,新的区块被添加到账本中,并通过P2P网络广播至所有节点,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由于ABFT的异步特性,这一过程不依赖于全网同步时钟,因此大幅降低了网络通信开销。

MEC网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提供的本地化计算能力,使数据在边缘节点完成处理,而无需传输至远程云端,从而降低延迟,提高数据隐私性。然而,MEC网络中的计算节点资源有限,因此在选择区块链共识机制时,必须考虑计算开销和网络可扩展性。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 混合区块链共识算法的设计主要优势包括:

低计算消耗:PoC共识机制减少了对CPU和GPU的依赖,使得资源受限的MEC节点也能参与共识,提高了网络覆盖范围。

绿色节能:相比PoW的高能耗,该算法的混合共识机制对能源需求极低,非常适合长期运行的物联网设备。

高吞吐量和低延迟:ABFT机制确保了共识能够快速达成,减少交易确认时间,使得MEC网络中的数据处理更加高效。

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结合PoC和ABFT,该算法能够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时,抵御拜占庭攻击,提高系统的稳健性。

可扩展性:PoC的低计算需求使得更多设备可以加入共识网络,而ABFT的异步特性保证了系统能够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而保持高效运行。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边缘计算与区块链的结合将成为下一代智能网络的重要趋势。微算法科技 混合区块链共识算法的推出,为MEC网络中的区块链部署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未来,微算法科技计划进一步优化该算法,提高其智能合约支持能力,并推动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落地。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该算法不仅为MEC网络中的区块链共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物联网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未来,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引领去中心化计算的新时代。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联想集团陈振宽:聚焦AI三大主线,以全栈AI能力布局,推动算力产业与智能化转型
华为周跃峰: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基础设施核心价值,赋能AI发展
中国铁塔刘国锋:筑牢算网底座,完善算力供给,赋能数字未来
中国广电曾庆军:算网融合赋能广电发展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