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5G-A重塑移动AI时代

2025年9月24日 16:31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近日,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营销副总裁陈实发表了以“5G-A Reshapes Mobile AI Era”为主题的演讲。他表示,在移动AI时代,新兴业务场景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华为无线解决方案围绕全频段、全覆盖、全场景、全数字化、全智能五大方向,持续深化5G-A与AI的融合,助力无线产业在移动AI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商用一周年之际,5G-A发展全面提速:预计至2025年底,全球规模商用的5G-A网络将超过50张,支持5G-A网络的手机款型超120款,1亿消费者将享受到5G-A带来的卓越体验;行业领域内,5G-A专网数量将近6万个,带动相关经济总产出超20万亿元。

与此同时,移动AI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25年AI手机发货量预计近4亿台,规模已超传统手机,生成式AI日均Token产量达十万亿级,既为产业注入澎湃动能,也将催生三大变革:

在个人通信领域,每个人都将拥有专属智慧助手,开启个性化智能交互新范式。

预计到2030年,AI Agent的数量将超越传统APP,由此催生三类交互模式:一是跨应用意图交互占比70%,该场景需要超低时延即时理解;二是多Agent需跨5至6台设备无缝协作,该场景依赖实时可靠连接;三是全息情感交互,该场景要求Gbps级上行与高可靠性,让智慧助手真正成为温暖伙伴。

在行业物联领域,全域智联正从愿景加速落地。

AI技术持续拓宽连接边界,不仅重塑连接对象,更催生全新产业需求:当前中国200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已让辅助驾驶成为用户刚需;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具身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还将新增数十亿级的物联连接节点;以山东5G智慧电网为例,其借助无人机与机器人开展智能巡检,不仅将作业效率提升8倍,更将故障响应速度缩至秒级。这一系列实践表明,AIoT正全面驱动千行百业数智升级。

移动网络正加速迈向“全域自智”新阶段,智能化成为重构网络能力的核心抓手。

当前,移动网络已将智能化能力全面融入频谱、能源、运维三大关键要素,通过Agentic Workflow实现意图驱动,实现频谱、能耗、运维效率协同优化,推动网络自动化向全场景AN L4跃升,进而全面提升网络生产力。

华为将聚焦5G-A五大关键方向,坚持创新引领和能力演进,构筑移动AI时代的坚实底座:

全频段M-MIMO,打造无线黄金管道

依托业界独有的UWB (Ultra-wide Band) AAU系列化解决方案,华为通过双频融合阵子设计,成功实现高低频协同覆盖,为用户构筑起泛在可达的5Gbps高速体验。同时,凭借大带宽跨度下合一架构的技术,重构具备百兆大带宽的体验基础网,满足移动AI时代全物联联接和全实时业务保障需求。

全覆盖波束赋型,使能网络多维全连接

针对移动AI时代的海量连接与高质量需求,华为采用超大广角架构和叶片天线材料,创新发布大张角Pano Radio系列化和业界最轻EasyAAU系列化解决方案,构建包含上下行、时延等全面连接能力,既支撑AI实时交互的网络全面覆盖,又打开低空经济等新产业空间,助力运营商商业成功。

全场景无缝覆盖,构建以体验为中心的网络

一体化农网RuralCow、5频合一LampSite X与全双工微波等方案已商用落地,在实现性能倍增的同时显著降低了部署成本,可深度覆盖城市、乡村、室内、海洋与荒漠等全场景,为实时智能应用提供可靠网络保障。

独创全域数字化站点,构筑网络智能化的基石

针对无源设备“不可感知”、“不可控”的瓶颈,华为凭借业界独有的数字化天线与数字化电源方案,推动天线与电源数智化转型,实现站点全域的“可感可控”,全面提升网络能效与用户体验。

业界首个Agent数字人团队,助力无线网络迈向高阶自智

华为创新推出Agent数字人团队,已经孵化四类数字人专家,实现了维护无人化、实时网络优化、全天候节能及业务精准评估。截至2025年8月,华为无线智能化能力已服务全球60多家运营商,服务站点超50万个。

华为将持续提供端到端5G-A网络解决方案,联合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助力运营商打造极致体验、极简绿色的AN L4智能网络。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中国电信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副总经理曹磊:中国电信致力于成为智能算力的主要提供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开发数据要素,推进数实融合
数实融合新引擎,智启未来新动能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王翔:携手业界伙伴,多快好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