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2025云栖大会直击:云深处科技机器人矩阵亮相,多场景展示行业引领性!

2025年9月24日 16:54  CCTIME飞象网  

9月24日至26日,全球云计算与 AI 领域年度旗舰盛会 ——2025 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盛大启幕。本届大会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 50 余个国家的 2000 余位行业代表参会,现场设置人工智能 + 馆、计算馆、前沿应用馆三大主题展区,直观呈现 “云智一体” 驱动产业升级的底层逻辑与创新生态,成为全球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

云深处科技亮相2025云栖大会现场

作为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云深处科技此次携绝影 X30、山猫 M20、绝影 Lite3 三款核心产品组成的四足机器人矩阵,重磅亮相人工智能+馆。现场通过 1:1 场景化模拟、动态性能实时演示、人机互动赛事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现了云深处在行业应用的领先地位,以及四足机器人灵活卓越的运动能力,引发参会者广泛关注。

(一)智能巡检解决方案现场还原:云深处定义行业新标准

在云栖大会云深处科技展馆内,工作人员 1:1 还原了变电站真实作业场景,绝影 X30 四足机器人现场完整演示了全流程自主巡检作业 —— 从自主导航进入巡检区域,到精准完成数据采集,再到自动生成巡检报告,最后自主返回充电桩补能,全程无人工干预,完美呈现了工业级智能巡检的完整闭环。

云深处绝影X30在1:1变电站模拟场景演示全流程自主巡检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绝影 X30 搭载的“智巡系统”,可实现从路径规划、设备状态预警到自主充电的全周期智能管控,充分体现了云深处科技在电力巡检场景中的系统化部署能力。该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云深处在智能运动控制、多模态环境感知、自主导航与决策等具身智能全链路技术的长期积累。目前,这一解决方案已在变电站实现规模化部署,不仅将巡检准确性提升超 95%,更显著降低了人工运维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与成本投入,成为推动电力行业智慧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二)运动能力全方位展示:爬楼倒立“运动全能王”

云深处山猫 M20 在运动能力演示区展示高难度动作

在展馆的运动能力演示区,云深处科技山猫 M20 轮足机器人化身 “运动全能王”,现场轻松完成爬越楼梯、跨越 68 厘米单级台阶等高难度作业动作,接连展示倒立、前后手切换等卓越动作性能,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流畅,充分彰显了其超强的环境适应性与高精度运动控制能力,完美契合“全能作业者”的产品定位,受到参会者的广泛关注。

此外,山猫 M20机器狗在硬件设计上还预留了丰富的拓展接口,包括 24V/72V 电源接口、千兆网口及 USB3.0 接口等。这一设计为产品功能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用户可根据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安防巡逻等不同作业需求,快速加装红外热像仪、气体检测仪等专业设备,让机器人适配更多场景。

(三)“人机搭档”运动会:趣味互动传递技术普惠理念

在 2025云栖大会特设的“具身智能运动会” 游乐场区域,一场别开生面的具身智能障碍赛火热开展。现场观众踊跃报名,与绝影 Lite3 四足机器人组成“人机搭档”,共同完成阶梯攀爬、窄桥通行等竞技任务。

2025云栖大会「具身智能运动会」,绝影Lite3与观众互动

比赛过程中,绝影 Lite3 凭借出色的动态平衡能力、敏捷的步态调整速度与实时的环境感知能力,全程稳定配合观众完成挑战,让参与者在趣味互动中直观感受到具身智能技术的魅力。这种轻量化、娱乐化的展示形式,不仅让前沿的具身智能技术更易被大众感知,更通过绝影 Lite3 的稳定表现,传递出云深处科技“技术普惠” 的理念,让观众切身感受到 “碳硅共生” 时代人机协作的无限可能。

在从模型走向应用的产业浪潮中,云深处科技此次在云栖大会的展示,正是“碳硅共生”理念的生动诠释:将AI技术从虚拟的“模型层”带入真实的“产业层”——在工业场景中,机器人承担高危、重复、低效的作业,人类聚焦决策、创新等核心环节,形成“人机互补”的新型生产力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推动电力、应急、物流等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更为千行百业的AI落地提供了“从技术到价值”的清晰路径。

未来,云深处将持续深化核心技术研发,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推动“硅基伙伴”深入更多物理场景,与全球企业共同构建“云智一体・碳硅共生”的产业新生态,加速千行百业的智能化纵深变革。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中国联通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廉士国: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移动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杜倩:新的信息形态不断涌现,科技和产业正在加速创新融合
中国电信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副总经理曹磊:中国电信致力于成为智能算力的主要提供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开发数据要素,推进数实融合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