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与国家 “空天地一体化” 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信技术正从地面走向全域。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 5G 网络,而卫星通信作为突破地理限制的关键支撑,成为构筑全域智联的核心支柱。中信科移动作为我国通信产业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在 2025 年北京 PT 通信展上重磅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一体化相控阵卫星终端,以“国产化核心、极致性能、全域适配”三大核心优势,为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智慧世界提供关键设备支撑。

战略引领:
铸就空天地一体化核心基石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方向,也是应对极端环境通信、偏远地区覆盖、应急救灾等重大需求的必然选择。中信科移动作为 ITU、3GPP 等国际标准组织的核心成员,主导编制《5G NTN 技术白皮书》,推动 20 余项星地频谱共享、高动态波束追踪等核心专利落地,为卫星通信标准化奠定技术根基。
作为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的关键设备,中信科移动推出的一体化相控阵卫星终端已完成卫星在轨场景验证,具备快速迭代升级能力,承接公司在星地融合、6G 内生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积累,成为连接地面网络与天基系统的“桥梁”设备,推动我国卫星通信产业从技术跟随向标准引领跨越。
技术突破:
三大核心优势重塑终端能力
在卫星通信领域,终端设备的性能直接决定全域连接的质量与效率。中信科移动一体化相控阵卫星终端以三大核心优势实现技术突破,树立行业新标杆。
核心部件国产化自主可控是终端的安全基石。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与信息安全需求,终端从芯片到算法实现全链条自主研发,确保关键领域的通信安全与信息主权。
极致轻量化设计彰显工程实力。终端采用共板全自研技术路线,在体积、重量、功耗方面全面领先。通过高效散热材料应用与一体化结构设计,解决了卫星终端长期面临的“重载运行”难题,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设备可靠性与使用寿命,为便携应用场景扫清障碍。
全电扫二维相控阵技术定义智能新标准。终端搭载中信科移动自主研发的相控阵天线系统,实现毫秒级智能寻星与波束切换,较传统机械扫描方式效率提升百倍。配合先进的自适应帧结构算法,可动态补偿卫星高速移动导致的多普勒频移与时延波动,将通信稳定性控制在毫秒级水平,可确保高速移动场景下的连续通信。
场景革命:
全领域适配开启应用新范式
中信科移动一体化相控阵卫星终端配备独创智能支架系统,可实现“一机多能、全域适配”,覆盖应急救灾、行业应用、个人便携等多元场景,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注入通信新动能。
在应急通信领域,当自然灾害导致地面基站瘫痪时,应急人员可快速部署终端,建立临时通信链路,支持高清视频回传、指挥调度指令实时下发等关键业务。在偏远地区,终端可提供无死角通信覆盖,解决“通信盲区”的困境。
随着无人机物流、低空文旅等新业态兴起,终端为低空飞行器提供稳定的星地通信链路。车载、船载版本的终端更可满足中欧班列、远洋船舶的全程定位与通信需求,助力构建全球物流安全通道。
在行业应用场景实现深度渗透。在电力巡检中,终端为无人机提供超视距通信支持,配合 AR 远程运维系统提升作业效率;在智慧海域建设中,终端实时回传船舶航迹数据,构建海域动态监管网络;在个人应用层面,轻量化设计的背负式终端可满足登山、探险等极限运动的通信需求。
产业生态:
从技术创新到规模落地
中信科移动深厚的技术积累为终端产业化提供坚实的支撑。依托二十余年地面高频基站研发经验,公司将载荷级相控阵算法与高频技术资源无缝迁移至卫星终端领域,形成“地空协同”的技术优势。完备的测试体系与专业研发环境确保每台终端都经过严苛验证,而基站级规模的批产能力则为市场需求提供产能保障,实现技术创新与规模交付的完美平衡。
未来展望:
智联万物的通信新图景
随着 6G 技术研发加速,卫星通信将成为“全域智联”的核心支柱。中信科移动已在星地融合、分布式智治网络等 6G 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而一体化相控阵卫星终端正是通向未来的关键一步。该终端可无缝融入未来 6G 网络,支持全息通信、数字孪生等新兴业务,成为“虚实空间共生”的重要接口。
中信科移动将继续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与产业伙伴携手共筑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为连接全球、赋能社会贡献核心力量,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让全域智联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