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

2025年9月3日 09:3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 者:王婧涵

“强脑科技的仿生手是极少数已量产,可以让用户不开颅就能通过神经电信号控制每根手指的假肢。用户戴上产品后,可以独立地让每根手指活动,完成工作生活中大部分任务。”近日,强脑科技合伙人何熙昱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当前,脑机接口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其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路径因更高的安全性和普惠潜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9月2日晚间,道氏技术(22.280, 1.12, 5.29%)(维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道氏技术计划依托在材料领域的多年经验,打造“AI+材料”的平台型企业,与强脑科技在“AI+材料”战略上协同,进一步增强“AI+新材料”生态赋能与商业化落地能力。

仿生手为人和机器人(20.110, -0.12, -0.59%)赋能

“我们希望用脑机接口技术,让没有手、没有脚的肢残人士,通过仿生义肢拥有更便捷的生活。让没有手的人能通过仿生义肢抓握物体、没有腿的人穿上仿生义肢站起来行走,甚至做很多运动。”何熙昱锦表示,“目前,公司已量产的仿生义肢产品能帮助使用者完成抓握物体、书写、演奏等日常操作。”

有强脑科技仿生腿使用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因在小时候帮家里做农活时出现意外导致右腿截肢,在21岁之前,一直用着传统机械假肢。“这种传统假肢依靠机械结构支撑,当遇到复杂的路况、障碍物时很容易摔跤。选择了强脑科技的仿生义肢产品后我发现,这款产品在着地瞬间有缓冲的过程,遇到突发状况哪怕是踩空了也不会摔跤。同时,在走路方式上,也非常自然,穿着长裤和普通人几乎看不出区别。”

强脑科技还提升了使用者进行生物电信号采集的便捷度。现场,记者在手臂上佩戴传感器,在经过大约一分钟的电信号采集后就实现了对仿生手的简单控制,脑中所想即眼前产品所为,感受不到明显延迟。

有趣的是,强脑科技在仿生手领域的积累,也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重要供应商。去年以来,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主动寻求与其合作,促使公司也开始了为机器人造手的新旅程。

何熙昱锦说:“随着人形机器人热度持续提升,我们意识到人形机器人一半以上的工程难度集中于手部,如果没有一双能灵活操作的手,机器人就像大型遥控玩具,许多功能无法落地。强脑科技在仿生手上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用户实践经验,很多都可以复用于机器人灵巧手。因此,我们得以快速切入这一领域,目前已成为国内出货量排在前列的灵巧手供应商。”

读懂微弱人体电信号

想要实现对仿生义肢的意念控制,简单讲就是将人体的神经电信号和肌肉电信号读取、解析再转化为机械信号传输给义肢以完成相应动作。

何熙昱锦表示,“人的脑电信号强度极其微弱,只有正负50微伏,相当于一节五号电池的百万分之一,检测它的难度极高。”

为攻克此难题,强脑科技在材料学与AI算法上进行了双重创新。一方面,团队在信号采集材料上实现创新;另一方面,则依靠AI算法从大量噪声中分离出有效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控制指令。

“我们在材料学上实现了突破,研发出的传感器材料能够更灵敏、稳定地捕捉原始信号,还无需在使用者皮肤上涂抹导电膏,可以让材料直接接触皮肤,简化使用流程。”何熙昱锦表示。

她还提到,AI深植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基因里。近年来行业的井喷式发展,正得益于AI算法的不断升级。“正是AI算法足够强大了,我们才能够在非常复杂、嘈杂的信号中,把我们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同时,随着大模型发展,我们对人类大脑的理解也会持续深化。能更好地对不同人充满个性化的电信号进行解读,可以有更多解决方案来服务于人类。”

何熙昱锦表示,当前脑机接口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的关键时期”。而技术最大的发展堵点也并非仅在于工程层面,更在于人类对大脑本身的理解仍远远不够。“大脑有近千亿个神经元,很多工作机制我们并不了解。现在很多研究基础科学的科学家,都在更多地帮我们理解大脑。”

更多地关注消费者需求

脑机接口技术直接面向C端群体,在技术之外,强脑科技需要更多地关注消费者需求,以实现公司“开启生命更多可能性”的愿景。

何熙昱锦表示,希望下一代仿生义肢能从单向控制走向双向交互,使用者能通过产品感知到外界的温度、物品的软硬等。

让技术普惠所需之人,是强脑科技的另一个重点目标。“虽然强脑科技已经把仿生义肢的价格降至欧洲品牌的1/5至1/10,但这对许多残障人士来说仍是不小的负担。”何熙昱锦表示。

为此,强脑科技联合各地残联、基金会等组织开展公益合作,由爱心组织、爱心企业出资,免费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仿生手和仿生腿。目前,由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的“浙江省科技助力肢残人士公益项目”受益者已达400人。

“我们今年还计划在浙江帮2000个残疾人免费安装仿生义肢。通过社会力量一起,帮助弱势群体走出他们原来封闭的小圈子,重新融入社会。”何熙昱锦表示。

编 辑:路金娣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联想集团陈振宽:聚焦AI三大主线,以全栈AI能力布局,推动算力产业与智能化转型
华为周跃峰: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基础设施核心价值,赋能AI发展
中国铁塔刘国锋:筑牢算网底座,完善算力供给,赋能数字未来
中国广电曾庆军:算网融合赋能广电发展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