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全光运力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年9月30日 08:36  证券日报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算力作为关键生产力,其高效流通与获取已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而作为算力输送“动脉”的全光运力网络,正迎来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新里程碑。

9月2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在北京“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成功举办“全光运力·毫秒用算”论坛,探讨如何以全光运力筑牢数智底座,以毫秒级算力接入赋能千行百业。产业链各方也在布局上逐步深化,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打开了行业发展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在论坛上表示,全光运力是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成为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打通毫秒用算通道

全光运力是一种基于全光传输和光分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架构,将网络核心任务从传统的“连接数据”转向高效的“连接算力”。当前,产业界已形成“光网是AI时代关键抓手”的共识,加速发展全光运力,推动网络架构向“建好算、联好算、用好算”的目标全面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针对统筹全光运力建设、促进算力高质量发展,赵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统筹运力规划建设,打通毫秒用算通道;二是强化网络技术攻关,突破算网融合瓶颈;三是加快算网融合服务,强化行业应用赋能。

尽管全光运力的发展已进入规模化部署和与应用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但在统一标准规范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秘书长代晓慧表示,全球智算中心建设加速了光通信技术迭代,需加强标准支撑、深挖行业应用、推动核心技术创新。

论坛期间,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评估报告(2025年)》《AI时代高品质全光算力专线研究报告(2025年)》及《算力网络时延圈监测技术要求》三项成果,为产业提供了关键评估依据和技术规范。

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未来,中国信通院将持续加强与产业各方深入合作,携手推进城域毫秒用算行动,支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加速构建智能算力底座

电信企业作为全光运力建设的主力军,正加速布局技术路径。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唐雄燕表示,中国联通已发布“算力智联网AINet”,通过立体联算骨干、一跳入算城域等技术构建全光底座,实现城域内高品质毫秒用算。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建设部传输网络处经理邹洪强提出:“我公司将通过增能力、引数智、拓覆盖、强疏导四专项行动,推动‘九州’算力光网升级,丰富算力应用场景。”

互联网企业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样积极卡位。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算力云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毕婷婷提到:“我公司通过建设城市边缘GPU算力池和调度平台,利用全光网络为文娱与产业场景提供云化算力服务。”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光传送领域总裁谷云波则提出“光智融合”理念,即通过“OTNforAI”构建毫秒级运力底座,并利用AI赋能光网络智能化。

“多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在通过全频超宽、全域增强等技术夯实AI网络底座。”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光通信板块迎发展机遇

随着全光运力需求激增,产业链上下游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在光模块领域,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公司正加速推进800G、1.6T高速光模块的研发与量产,以满足数据中心互联和算力网络的高带宽需求。光迅科技在光芯片及器件领域持续投入,提升高速率产品自主供应能力。

光纤光缆作为物理层基础,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等企业聚焦新型光纤技术,如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以支持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网络设备商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加强全光园区、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的推广。

在运营与服务侧,光环新网等IDC服务商正优化其数据中心互联网络,结合全光技术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在测试保障领域,飞思达技术等企业开发算网监测与AI感知技术,助力提升应用体验。

全光运力的突破将深刻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张海懿表示,城域毫秒用算倡议旨在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的城域网络,实现算力资源毫秒接入、应用毫秒可达,是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

北京达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马继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光运力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商业模式变革。它使得算力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降低AI等前沿技术的应用门槛,将有效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编 辑:高靖宇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亨通光电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浸没式液冷一体机 直击高密度计算场景痛点
亨通数科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工业互联网+AI”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
你少做,它多做,在2025骁龙峰会 中国站找寻下一场终端变革的神秘元素
中国信科集团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空天地一体,全域智联未来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