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3C认证的充电宝该怎么选?只需记住这4点

2025年9月4日 17:56  CCTIME飞象网  

在智能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的今天,充电宝几乎成了“人手必备”。不管是上班通勤、周末出行,还是长途旅行、商务差旅,随身带一个充电宝,几乎成了现代人的习惯。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宝种类繁多,价格差距大,到底该怎么选?有的用户抱怨买到的充电宝容量虚标,用不了几次就没电;有的则发现充电速度慢到“抓狂”;更有人担心安全问题。其实,挑选充电宝并不难,只要抓住几个核心要点,就能避开大部分坑,买到适合自己的3C认证充电宝。

(图源网络)

大品牌更可靠,安全与售后更有保障

充电宝归根到底是电池产品,而电池的安全性能必须放在首位。近年来,充电宝质量问题导致的自燃、鼓包、甚至爆炸新闻并不少见。国家也要求所有充电宝产品必须通过 3C认证 才能上市销售,这是最基本的门槛。

但光有认证还不够,选择大品牌往往在安全与售后方面更优保障。像绿联、Anker等已经深耕充电领域多年的厂商,在产品研发、质量把控和售后服务方面都更加成熟。

以绿联为例,它在充电器、充电宝等产品线上都建立了完善的测试标准,从电芯安全到温控设计都有保障。大品牌往往意味着供应链透明、品质稳定,出了问题也能得到及时售后支持,这点是小厂商难以比拟的。

所以购买充电宝时,一定要认准正规品牌与3C认证标识,不要贪图便宜选择“三无产品”。

(图源网络)

容量怎么选?根据使用场景来决定

容量是大家买充电宝时最直观的参考指标。常见的容量有 5000mAh、10000mAh、20000mAh 以及更大。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容量越大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合适才是关键。

如果只是日常通勤,偶尔需要给手机应急补电,一块 5000mAh 的小巧充电宝足够,胜在轻便,不会增加负担;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10000mAh 是最常见的选择,可以为手机充电2次左右,体积和重量也比较适中;对于经常出差或者玩游戏、看视频时间长的用户,更推荐 20000mAh 及以上的大容量款。比如绿联 20000mAh 的机型,不仅能为手机充电4-5次,还能支持平板、耳机等多设备供电,一次充满能用一整天。

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飞机上携带的充电宝容量一般不得超过 27000mAh(100Wh),所以大家在购买和出行时要注意。

(图源网络)

兼容快充协议,决定了充电效率

很多人买充电宝回去后发现:明明充电宝支持 22.5W 快充,可手机充电依旧很慢。这往往是因为 快充协议不兼容。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快充协议有:

● PD(Power Delivery):苹果官方主推协议,iPhone 8 及以上机型均支持。

● QC(Quick Charge):高通主推协议,安卓手机常见。

● PPS、SCP、VOOC 等:部分品牌的定制化协议。

像很多共享充电宝只支持普通的 5V/2A,那给手机充满电至少需要2-3小时。而如果我们的充电宝支持 PD 快充协议,iPhone 16 系列就能实现 30分钟充电至50%。这就是为什么选购时一定要关注是否兼容快充。

目前,像绿联等头部品牌的充电宝,基本支持 PD 等多种快充协议,不仅适配苹果手机,也能兼顾华为、小米、三星等品牌。对于多设备用户来说,这类兼容性更强的产品更值得选择。

(图源充电头网)

便携设计,提升使用体验

除了容量和协议,便携设计往往决定了实际体验。很多用户在外使用时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带了充电宝,却忘带充电线。一些品牌在这方面做了改进。例如绿联的部分机型就采用了 自带线设计,并使用与苹果原装数据线相同的编织工艺,耐用度更高,不怕反复弯折。这样不仅避免了临时找不到线的尴尬,也减少了随身携带配件的负担。

另外,USB-C 接口正在逐渐成为主流,不少新款充电宝也配备了双向快充的 USB-C 口。相比传统的 USB-A,充电效率更高,适配性也更强。

(图源深圳市电子商会)

其实,挑选3C认证的充电宝,其实就四个关键词:品牌、容量、快充协议、便携设计。大品牌在安全和售后上更有保障,容量要根据使用场景来选择,快充功率与协议决定充电效率,贴心的便携设计提升体验。

对于消费者来说,理性选择符合自己需求、通过国家3C认证要求的产品,才是避免踩坑、提升体验的最佳方式。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联想集团陈振宽:聚焦AI三大主线,以全栈AI能力布局,推动算力产业与智能化转型
华为周跃峰: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基础设施核心价值,赋能AI发展
中国铁塔刘国锋:筑牢算网底座,完善算力供给,赋能数字未来
中国广电曾庆军:算网融合赋能广电发展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