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终端 >> 正文

CINNO Research:1H’25新品和政策助推 国内消费级AI/AR市场销量同比激增73%

2025年9月5日 11:55  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获悉,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发文称,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26.2万台,同比增长73%,创历史新高。在政策补贴、618电商大促及本土品牌创新的驱动下,无屏AI眼镜以463%的同比增速成为核心增长点,雷鸟、小米(01810)等头部品牌通过技术迭代与生态布局,推动行业进入规模化普及新阶段。

一、国内消费级AI/AR市场火爆,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73%

国内消费级AI/AR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销量突破26.2万台,同比激增73%。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在国补政策与618电商大促双重驱动下,市场迎来新一轮产品迭代热潮,三大细分品类均实现突破性增长。其中:

分体式AR眼镜:凭借雷鸟等头部品牌的新品迭代,价格不断下探,实现销量同比39%的稳健增长。该品类通过轻量化设计与生态兼容优势,持续巩固专业用户群体。

带屏AI眼镜(一体式AR):在雷鸟、影目等品牌推动下销量同比增长14%。亲爱滴翻译官等垂直场景应用产品的加入,拓展了商务办公与跨语言交互场景。

无屏AI眼镜:以销量同比463%的爆发式增长领跑市场。雷鸟V3、小米AI智能眼镜及李未可Meta Lens等新品,通过AI语音交互、运动健康监测等功能的深度整合,成功激活大众消费市场。

、众多本土品牌推新,雷鸟领跑、小米入局,推动市场多元化

本土品牌通过“硬件+生态”战略抢占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雷鸟:以39%市场份额稳居榜首,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102%,实现全品类硬件矩阵布局。消费级市场推出分体式头显新品Air 3S系列,价格下探至1,499元起,其6月单品销量登顶AR品类榜首;雷鸟X3 Pro AR一体式眼镜上市后也取得不错的成绩,持续迭代新功能,近期与蚂蚁集团合作,增加支付功能,安全便捷。上半年V3系列销量占据AI眼镜品类近半壁江山,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XREAL:以15%市占率居第二,销量环比增长4%,其中XREAL ONE销量表现亮眼。另外,与谷歌联合开发基于Android XR的空间计算平台,其战略新品XREAL ONE Pro搭载自研X1芯片实现原生3DoF空间交互,支持跨设备协同与6DoF空间定位。

小米:凭借供应链与品牌影响力强势入局,小米AI眼镜销量份额占AI和AR眼镜整体销量的12%,首款产品首周销量达3.1万副,成为2025年上半年增长最快单品。通过蓝牙5.3实现手机-眼镜-云端三级联动,支持10种语言翻译、14个主流APP等。

乐奇(Rokid):上半年销量环比增长41%,跃居第四。通过“硬件+服务”模式深化toB合作,Rokid Glasses获博主高口碑点评,预计Q3发布消费市场版本。其除了支持语音支付三步完成付款流程外,还与钉钉打通办公场景,支持视频会议、日程提醒等。

、政策与电商双重引擎,点燃AI/AR普及潮

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推出的数码产品消费补贴政策,成为本轮市场爆发的关键推手。AI/AR眼镜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消费者可享15%立减优惠,叠加618电商节“官方立减15%起”的透明规则,部分产品价格下探至数百元区间,除了大屏观影外,还直接激活消费者在语音翻译、运动健康监测、第一视角视频与拍照等不同场景的尝鲜。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5月20日至6月20日核心促销期内,三大电商平台AI/AR品类销量达5.9万台,其中AR单品类增幅超130%。

四、内容生态成为本土品牌实现突破的重要关卡

尽管挑战犹存,政策扶持与市场潜力仍支撑乐观预期。CINNO Research预测,2025年中国AI/AR眼镜出货量将达90万台,同比暴涨133%,行业三年内有望突破千亿规模。这一增长背后,本土品牌正通过跨设备协同、跨领域应用、跨产业合作三大维度构建内容生态壁垒,技术突破与生态完善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变量。

跨设备协同:使用AR设备与手机间实现无缝切换,通过低延迟数据传输与云端大模型赋能,完成从本地处理到复杂任务协同的闭环。

跨领域应用:通过与云服务、地图、支付平台合作,开发实时翻译、空间导航、无感支付等功能,适配高频生活场景;与内容平台联合打造3D影视内容生态;与教育企业合作推出AR英语等学科模块。

跨产业合作:支持多模型接入(如大语言模型、视觉识别模型),拓展教育、医疗、文旅等垂直场景应用;在工业运维场景中支持远程专家指导与设备动态监测,医疗领域通过AR影像指导康复训练,提升依从性;与车企、家居企业合作拓展车载导航、全感官沉浸体验等创新场景,形成跨产业生态协同网络,推动产业升级与价值延伸。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共谱“AI+”时代华章
精彩视频
天地融合!中国卫星通信开启千万用户新时代
从煤炭之都到智算高地,山西转型见证中国AI新基建崛起
联想集团陈振宽:聚焦AI三大主线,以全栈AI能力布局,推动算力产业与智能化转型
华为周跃峰: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基础设施核心价值,赋能AI发展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