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美迪西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创新技术+ESG+数智化三重引擎锻造新质生产力

2025年4月30日 09:39  CCTIME飞象网  

2025年4月29日,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迪西”,股票代码688202.SH)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总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92%;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3756万元变为亏损1455万元,大幅减亏。

美迪西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降本增效,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在保持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公司多措并举加强成本管理,推动综合毛利率提升,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可以一见,美迪西依托“创新技术+ESG+数智化”三重引擎持续深化新质生产力布局,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业绩复苏。

夯实技术基座 驱动医药研发新效能

面对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向精准化、智能化加速迭代的趋势,美迪西以一站式综合研发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构建覆盖药物研发全链条的创新生态,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中药临床前研发等。截至2024年12月底,美迪西已为全球超2000家客户提供药物研发服务,参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已有约520件IND获批临床。

同时,美迪西紧跟新药研发技术发展前沿,继续大力创新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PROTAC、ADC、核酸药物、双抗、多肽、疫苗、细胞&基因治疗(CGT)等新分子类型药物研发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体及抗体偶联药物研发方面,公司建成了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的蛋白质/抗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平台、生物技术药物非人灵长类安全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了国内抗体及抗体偶联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技术支撑。截至2024年底,美迪西已帮助客户完成了数十个ADC的整套临床前研究,其中28件已通过NMPA、FDA批准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美迪西将加速偶联药物平台技术升级,以“抗体+“万物偶联理念扩展XDC领域服务边界,助力偶联药物客户加速研发进程。未来,美迪西将紧密跟踪创新药物研发前沿动态,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加大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现有一站式生物医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向着前沿化、智能化领域迈进,引领新质生产力在医药领域的价值释放。ESG战略驱动 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样本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下,ESG理念正加速重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从“双碳”目标的实施到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的构建,政策正引导企业将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融入发展内核,以创造长期价值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环境层面,美迪西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行动。报告显示,美迪西通过在园区安装35套太阳能照明设备,每年减少用电12,775千瓦时,抵消二氧化碳排放超8.53吨。同时,对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升级优化,实现日均200吨废水的高效净化,显著降低了研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系列环保举措不仅精准呼应“双碳”目标,更以技术创新推动医药研发向低碳化转型。

社会层面,美迪西坚持“发展反哺社会”的理念,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500万元,助力科研人才培养。此外,美迪西还积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展现企业的社会担当。行业合作方面,2024年美迪西共参与海内外行业会议和展会70余场;同时,打造“美迪西云讲堂”知识分享平台,全年共开展34期线上直播课程,分享研发实践经验,助力医药行业进步与发展。公司治理层面,美迪西新一届董事会成员综合考虑了性别、行业背景等因素,现任8名董事中包含3名独立董事、2名女性董事,成员专业背景覆盖医药、化学、财务等领域,通过多元视角提升决策效能,有效维护股东、员工及利益相关方权益。

AI+CRO融合创新 打造药物研发智能新范式

美迪西作为国内AI+CRO融合的领军者,早在2021年便联合发起成立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始终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以AI技术为核心推动研发范式变革。通过与英矽智能、德睿智药等知名药企合作,美迪西成功助力多款AI驱动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足以验证AI技术平台的可靠性与创新价值。

2024年11月,美迪西在第四届华夏大健康活动中荣获“2024年度生物科技十大创新企业”金手杖奖。今年1月,英矽智能药物化学和ADME团队授予美迪西DMPK雷娜/王欣欣团队2024年度“团队卓越表现奖”。今年3月,美迪西又凭借AI药物发现与新分子药物研发的创新成果,入选BIOCHINA2025“2024年度供应商TOP100”。接连获得的三项荣誉,生动体现了美迪西AI+CRO模式下技术赋能与专业服务的双重优势。

面对医药产业革新浪潮,美迪西在政策东风与科技革命的共振中持续锻造新质生产力,既为自身突围开辟新航道,更为行业升级标注出融合共生的价值坐标。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韦乐平详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联网技术
精彩视频
专家谈 | 中国信通院曹蓟光:大模型红利加速释放AI跨行业全场景赋能
飞象趣谈第二十五期!全球人形机器人半马首秀,中国黑科技如何让机器人跑赢未来!
看见数智福建 2025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媒体探访活动
在CCBN2025见证百年电视行业新纪元——超高清发展年
精彩专题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