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MiTAC 神雲科技亮相COMPUTEX 2025,助力新一代人工智能和云端运算服务器

2025年5月20日 14:50  CCTIME飞象网  

【台湾台北电-2025年5月20日】--作为专业的服务器设计与制造商,神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号:3706)旗下子公司神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iTAC Computi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将于COMPUTEX 2025(展位号:M1110)上展出服务器至数据中心整合解决方案。神雲科技 与企业数据存储领域的先驱 Solidigm 合作,将为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企业数据中心环境量身定制的存储性能提升至新水平。

通过 MiTAC TN85-B8261 和 Solidigm D5-P5336 122TB QLC SSD 扩展人工智能

MiTAC TN85-B8261 是一款专为人工智能推理工作负载打造的 2U 双路 GPU 服务器,最多可支持 4 个双宽 GPU卡、24 个 DDR5-6400 RDIMM(最高 6TB 内存)和 8 个 NVMe U.2 硬盘,以实现高速性能和可维护性。

TN85-B8261 整合了业界容量更大的 PCIe SSD -- Solidigm™ D5-P5336  122TB QLC SSD,可提供卓越的读取优化性能,并显著提高能效和空间效率,与混合 HDD 和 TLC 存储阵列相比,可使数据中心减少存储机架空间,降低存储功耗。效率的提高为 GPU 服务器提供了更大的计算能力,这对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构建至关重要。

使用MiTAC R1520G6 和 Solidigm D7-PS1010 实现云性能优化

MiTAC  R1520G6是一款 1U 双路服务器,采用英特尔® 至强® 6700P 处理器,专为云原生和内存密集型工作负载而打造。它支持 10 个 NVMe U.2 硬盘托架,在紧凑的空间内提供高存储密度。

该系统与 15.36TB PCIe 5.0 SSD Solidigm™ D7-PS1010 搭配使用,可提供高吞吐量、低延迟和可靠的耐用性。 该U.2 15mm 外形和 176L TLC 3D NAND 使其成为实时分析、人工智能推理和可扩展云基础设施的理想选择。

推动人工智能就绪的基础设施

无论是整合英特尔® 至强® 还是 AMD EPYC™ 处理器与先进的加速器,MiTAC 神雲科技的服务器平台都是为支持高密度计算工作负载而构建的。Solidigm 的企业级固态硬盘可有效利用 GPU、加速人工智能推理并支持高速数据摄取,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同时保持业界领先的每瓦性能指标。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神雲科技 和 Solidigm 将继续为下一代人工智能、高性能和云计算应用提供创新、可扩展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神雲科技邀您参观COMPUTEX 2025 - 展位号 M1110

探索我们推出的新产品:

https://www.mitaccomputing.com/en/campaign/computex2025

#    #    #    #

关于神雲科技

神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iTAC Computing Technology Corp.)为神达控股集团(MiTAC Holdings)旗下子公司,凭借自 1990 年以来的深厚产业经验,提供多元、节能高效的服务器解决方案。专注于人工智能(AI)、高效能运算(HPC)、云端运算及边缘计算,神雲科技采用严谨的方法,确保不仅在单机(Barebone)层级,更重要的是在系统与机柜层级,皆能达到无与伦比的质量,充分发挥卓越效能与系统整合。这项对质量的承诺,使神雲科技在业界独树一帜。神雲科技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HPC 及 AI 应用,提供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确保最佳效能与高扩展性。

神雲科技拥有全球布局与端到端的服务能力,涵盖研发、制造到全球技术支援,提供灵活且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的多元化需求。凭借 AI 及液冷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 Intel DSG 与 TYAN 服务器产品的整合,神雲科技致力于打造兼具创新、效率与可靠性的服务器技术与产品,助力企业迎接未来挑战。

神雲科技官网: https://www.mitaccomputing.com/cn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数智赋能 共拓中拉合作新路径
精彩视频
什么?让数据流转 什么?构建AI大脑 来武汉光博会找答案
飞象趣谈第二十六期!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一),从“大哥大”到短信狂潮
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有何“超级”之处?
北京联通双万兆AI赋能行动正式发布
精彩专题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