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从双城救援到DJI FC100发布:大疆无人机重塑应急救援新方式

2025年7月1日 14:14  CCTIME飞象网  

2025年6月,科技再次在灾难面前彰显了强大的力量,中国两地上演了两场惊心动魄的科技救援行动,展示了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巨大潜力。浙江丽水湍急河道中的“空中钓人”行动,以及贵州榕江杨家湾村的洪水救援,均离不开无人机的迅速响应与精准执行。

浙江丽水:无人机“空中钓人”挽救生命

6月初,浙江丽水发生突发险情,一名钓鱼爱好者在暴涨的河流中被困,情况万分危急。由于水流湍急,传统救援手段无法及时施救且风险巨大。危急关头,无人机技术为这场生死救援提供了新方案。

在现场消防人员的密切关注下,一位无人机飞手利用大疆 T100 开展了应急救人行动,通过无人机悬挂绳索,仅用2分钟便将受困者安全转移上岸。这次行动尽管非常特殊,但也展示了无人机技术在紧急救援中的价值。

贵州榕江:无人机“空中走廊”打通生命线

上周末,在贵州榕江,由于暴雨引发的洪水,杨家湾村的村民被困,交通中断,物资短缺。在灾情最严重时,无人机救援团队启动飞行器进行物资紧急吊运,运送了急需的食物和生活物资。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洪水逐渐退去,救援团队还使用无人机进行灾区消杀的防疫任务,继续为灾后恢复工作提供支持。

这两次救援使用的并非大疆最新发布的运载无人机 DJI FC100,而是大疆 T100 农业无人机。尽管如此,这一类应用场景依然凸显了无人机在极端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紧急抢险时刻,无人机展示了其独特的多元价值。对于榕江的无人机救援情景,人民日报还发布了《科技的力量具象化!》的短视频,获得60余万点赞。

运载无人机 DJI FC100 发布:应对救援挑战,赋能极限环境

农业无人机虽在应急时刻展现了灵活性,但其日常设计主要面向农林牧渔场景下的运输任务,考虑到特殊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大疆于6月30日发布了全新的旗舰级运载无人机 DJI FC100,这款产品的推出,标志着无人机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与传统的农业无人机相比,运载无人机 DJI FC100 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相比上一代,DJI FC100 在载重、充电时间及安全性能等各维度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可以说更大载重、更快充电、更智能安全,更符合在应急等特殊场景下进行安全空中运输。在单电模式下,DJI FC100 具备80公斤的最大载重能力,这使得它能够在灾后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迅速为灾区提供多样化的运输支持。此外,DJI FC100 的充电速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9分钟的快充设计让救援效率大幅提升,确保了无人机能够在短时间内投入工作。

在飞行控制与安全性方面,DJI FC100 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该机配备了五目鱼眼视觉与激光雷达加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感知系统,能够在暴雨、浓雾等低能见度环境下精准避障,确保飞行的安全性。更为先进的是,DJI FC100 还配备了降落伞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打开,防止设备坠毁。这一设计尤其适用于高风险的灾后救援场景,为飞行器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

DJI FC100 的空吊系统相比于上一代有较大的升级,构造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双电机模式,内部绳长更长,电机功率更高,收放速度更快,并且新增了主动挂钩功能,还有实时称重等实用功能,当飞机发生意外缠绕时,全新空吊系统支持一键脱困,吊运系统的熔断功能,使得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物资的快速吊运,并保障安全。

无人机技术重塑应急救援方式

随着大疆 DJI FC100 的发布,运载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未来,无人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正如大疆官网所述,DJI FC100 可适用于应急、消防、电力、工程、物流、水域等多场景,从容应对复杂场景全天候运输,为低空运输树立无人机行业新标杆。

此次浙江丽水和贵州榕江的救援事件,展示了无人机在极限环境中的强大适应性与高效性,也预示着科技创新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广阔前景。科技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更让我们在灾难面前看到了希望与力量。无人机技术将不断突破边界,创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应急救援新方式。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精彩视频
未来出行的芯力量 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2025MWC上海丨中兴通讯副总裁熊杰就AI万兆全光园区话题进行交流
2025MWC上海|中国信科:全栈算力创新应用 为AI时代构筑数智基石
精彩专题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