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金仓数据库26周年|淬火砺重器,万里再扬帆

2025年7月1日 14:20  CCTIME飞象网  

2025年,金仓数据库迎来第二十六个年头。

这二十六年,是一部中国数据库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壮阔史。

从点燃学术星火到产业破冰探索,从刺破技术封锁到引领创新浪潮,从实现核心系统“零突破”到擎起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巨轮,再到构筑繁荣生态、培育栋梁之才——走的每一步,都踏响着自主创新的时代强音!

1.破土·从学术火种到产业破冰

上世纪七十年代,萨师煊以远见卓识,将“数据库”刻入中国学术版图,为中国信息时代撕开第一道光。随后是筚路蓝缕的筑基:1978年,他创立国内首个以“信息”命名的院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开设“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点燃中国数据库事业的燎原星火。1983年,他与弟子王珊共同修编的《数据库系统概论》,成为国内使用最广的权威教材,为我国数据库教育作出开创性贡献。1999年夏天,王珊带领团队创立金仓公司,将国产数据库技术从实验室推向产业洪流。前辈的接力棒上,铭刻着金仓公司与生俱来的使命:“让中国数据扎根中国土壤”。从萨师煊的学术奠基到王珊的产业破冰,这条荆棘之路,承载的不只是技术理想,更是筑牢数字中国基石的时代重托。

2.亮剑·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未来

创业维艰,强敌环伺,“国产不可用”的质疑不绝于耳。电科金仓选择一条最难也是最正确的路——坚持产品自主研发。从原型探索到成熟迭代,从KES V1到KES V9,从单一产品到完备的产品体系,电科金仓以“每一行代码皆可掌控”的信念,铸就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产数据库标杆。三款核心产品通过“国测",700多项专利申请,千万行代码淬炼“三高两易”的硬核实力。面对智能化浪潮,电科金仓突破多模存储、AI优化、高并发处理等关键技术,打造KES融合数据库,推动数据库与AI深度融合,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技术十大成果榜单”、“WG2数据库组组长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数据库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与责任,正是电科金仓四十余年技术深耕与廿六载产业奋进的有力见证。

3.扎根·千行百业核心命脉守护者

技术的价值终需市场检验。2009年,国家电网核心电力调度系统D5000上线,金仓数据库首次应用于电力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此后迎来爆发式增长:装机量突破百万套,市场份额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关键应用领域榜首,服务覆盖金融、能源、交通、医疗、电信等国家重点行业,成为国产数据库规模化应用的典范。在金融行业,护航银行、期货、基金、证券、保险等机构的核心交易,满足数据一致性与高并发场景的严苛需求;在通信行业,率先于运营商B域、O域、M域核心平台成功应用,支撑海量数据处理与运营;在医疗行业,深入三甲医院核心系统并实现全院替换,保障生命数据安全可靠;在交通行业,全面支撑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城市轨道核心业务场景,确保大动脉稳定运行。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电科金仓矢志打造比肩世界顶级的产品,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实力产品和优质服务践行“以客户为中心”,助力全球用户勇立数字化潮头。

4.共生·构筑数字中国的繁荣生态

伴随从0到1、从1到N的发展,电科金仓的成长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进入了体系爆发期。深知“独木难成林”,公司秉持开放共赢理念,发起“金兰组织”凝聚产业力量,携手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产业链伙伴,共建繁荣健壮的国产化全栈生态,将“共生方能共强”的理念转化为推动产业变革的加速引擎,让国产化替代之路行稳致远。人才是创新之源、生态之基。电科金仓与数十所高校紧密合作,发起数据库产业人才培养“核计划”,聚焦培养内核研发精英。通过金仓认证体系(KCA/KCP/KCM…)与教育部、工信部联合认证,累计为行业输送数万名专业人才。通过构建高校、企业、行业三方协同机制,推动国产数据库人才队伍建设和整体研发能力跃升,为中国数据库产业未来培育根基,构筑支撑长远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站在廿六周年的新起点,回望这场波澜壮阔的跃迁之旅,金仓数据库已从一粒学术火种,成长为支撑数字中国的产业标杆。从“可用”到“好用”,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金仓数据库用廿六载证明:唯有坚实的道路,方能通向辽阔的未来。作为中国电科的重要成员单位,电科金仓肩负着更重大的使命:以自主创新技术打造新一代数据基座,将初心注入数字中国建设的血脉,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栽下自主可控的坚实根基。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精彩视频
未来出行的芯力量 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2025MWC上海丨中兴通讯副总裁熊杰就AI万兆全光园区话题进行交流
2025MWC上海|中国信科:全栈算力创新应用 为AI时代构筑数智基石
精彩专题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