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联交所上市进程提速,双林股份正式递表,持续扩大海外布局增强国际影响力

2025年9月26日 20:00  CCTIME飞象网  

9月24日晚间,智能智造领军企业双林股份(300100.SZ)正式向香港交易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材料。此次冲击“A+H”两地上市,既是公司响应全球化战略的关键布局,更恰逢国内企业港股上市热潮,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加速技术落地与海外扩张,为行业树立“技术+资本”双轮驱动的新标杆。

港股上市潮起:智能制造成主力,双平台布局享多重红利

2025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9月25日,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合计募集资金超过900亿港元,占港股整体IPO募资额的约七成。近期港股市场更是迎来智能制造企业申报高峰,仅9月下旬就有大洋电机、中微半导体、双林股份等多家行业龙头递表,延续了上半年的强劲势头。这一趋势背后,是港股对“硬科技”企业的精准适配。一方面,香港作为国际资本枢纽,能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引入全球优质资本;另一方面,“A+H”双平台架构可增强融资灵活性,抵御单一市场波动风险,为长期研发与产能扩张提供资金保障。

据记者了解,上市公司普遍表示,拓展国际化战略、优化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及综合竞争力是赴港上市的主要动因。众多企业选择赴港上市,看中的正是香港资本市场丰富的融资渠道,以及其作为连接东西方桥梁,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和更高的市场认可度。

对双林股份而言,港股上市将释放多重价值。从融资端看,此次募资将重点投向海外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业化建设、海外零部件产能扩张、国际化销售网络升级等领域,持续加速战略项目落地。从市场端看,上市后公司还有望纳入港股通,打通内地与国际资本通道,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公司估值逻辑将从“汽车零部件”加速向“智能制造多赛道龙头”升级。

聚焦、创新齐头并进:传统业务稳筑基,新兴技术布局显成效

作为全球智能零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双林股份此次递表的底气,既来自传统业务的稳健经营,也源于新兴技术赛道的积极突破,形成“存量稳固+增量可期”的业务格局。

在传统业务领域,公司已构建起多品类领先优势。按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供应商,长期为佛瑞亚、李尔、安道拓等国际Tier1供应商及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供货。同时,公司还是中国第三大轮毂轴承供应商,具备年产1800万套轮毂轴承的产能。双林股份新能源业务同样表现亮眼,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制造商,产品已批量配套奇瑞、北汽福田、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2025年上半年双林股份新能源电驱业务毛利率较上期同比增长5.03个百分点,为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业绩增长重要引擎。

在稳固传统业务基本盘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展显著。智能驾驶领域,公司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角模块技术共同加速该前沿技术在汽车领域的落地应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已研发出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滚珠丝杠等多款核心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双林股份已成功研制人形机器人上肢与下肢直线作动关节模组总成,且核心部件均实现自主可控,相关产品正处于紧密的客户验证周期中。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还规划了功率范围在30KW至250KW系列的飞行器电驱产品,其中,230KW油冷产品目前已完成样机方案,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样机交付,有望为低空经济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相关应用迈向新高度。

双林股份此次递表联交所,既是对自身业务实力与技术储备的自信,更是把握智能制造全球化机遇的战略抉择。在港股对硬科技企业的资本青睐与政策支持下,公司有望通过“A+H”双平台布局,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者结构,加速传统业务升级与新兴技术产业化。从“传统汽车零部件龙头”到“智能制造多赛道参与者”,双林股份正以技术为核、资本为翼,在全球智能制造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为中国智能制造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华为首次面向全球发布星河AI Fabric 2.0解决方案
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捕捉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精彩瞬间,飞象带你穿越人海,直击科技前沿!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黄雒蒙:加速CT与IT融合创新,打开行业发展新空间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