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数字宋庄:艺术与科技的双相赋能 共鸣时代前沿想象

2025年10月7日 17:47  CCTIME飞象网  

秋日,北京通州宋庄艺术创意小镇迎来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盛宴。第十五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季于国庆前夕在宋庄艺术市集拉开帷幕,以“创见共鸣”为主题,活动将持续至11月底。

从昔日的“画家村”到如今汇聚7000余名艺术家的创意高地,宋庄实现了从艺术聚集区向创意高地的跨越。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打造的艺术创意小镇,宋庄以“原创艺术”为核心定位,推动艺术活动从“节”到“季”全面升级。

高端对话:共探数字文化新趋势

艺术季期间,一场聚焦“数字文化生态”与“创新设计”的高端对话在北京金融科技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文化生态构建、产业转型与设计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从“十五五”时期文化科技融合趋势、数字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到历史数据的时空知识重构与文化遗产数字化演绎,多维度描绘数字文化生态创新发展的前景。

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围绕“数字文化生态中的创新设计”主题,就战略布局、方法构建与未来愿景进行开放交流。讨论话题涵盖公众参与艺术创作、数字艺术时代宋庄发展路径,以及国际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展现传统艺术理念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数字实践:科技拓展艺术边界

本届艺术季的展览活动凸显科技特质。首届AI艺术展与国际版画艺术展以前瞻性与创新性引发关注。展览中,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碰撞出新的火花,从算法生成的数字绘画到人机协作的版画作品,不断拓展艺术创作的边界。

“元宇宙雕塑中国宋庄首届大展”作为艺术季重点活动,于9月30日在宋庄艺术市集美术馆开幕。展览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展模式,线下展出150件元宇宙雕塑与AI雕塑作品,线上通过“SSS元宇宙美术馆”打造永不落幕的虚拟展陈空间。这座总面积超11万平方米的虚拟美术馆,为作品提供了沉浸式展示场景,突破时空限制。

展品包括三维软件创作的数字作品,以及采用3D打印或CNC雕刻的实体作品,尺寸从30厘米至300厘米不等,展现元宇宙雕塑的多元形态。展览开幕当天举办的高规格学术研讨会,以“元宇宙+AI=雕塑的?时代”为主题,汇聚全国数字雕塑专家,探讨元宇宙雕塑新趋势与AI雕塑革命。

同期,以李清照数字人引导的宋代美学沉浸体验,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为文创开发探索新路径。在“漱遇清照——应是绿肥红瘦”朱曜奎艺术展上,以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泼彩漆画《绿肥红瘦》系列为灵感开发的艺术衍生品,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生活用品巧妙融合。

新国潮精品艺术展则呈现年轻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展览汇集油画、丙烯、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艺术家运用抽象、超现实等当代手法,对传统山水、花鸟元素进行全新演绎,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国潮”风格。

这些创新实践共同构建宋庄在数字艺术领域的前沿阵地,从AI创作到元宇宙展示,从数字人到实体衍生,全方位展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多元可能。

基础设施:构建数字艺术新生态

宋庄在数字化艺术生态构建中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宋庄”艺术品数字资产平台正式投入运营。平台以“科技赋能艺术,文化联结世界”为理念,依托区块链、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透明、安全的艺术品数字化登记与交易体系。

平台分三期推进:一期聚焦原创艺术品数字存证,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艺术品数字身份认证系统;二期打造数字资产交易与发行平台;三期将构建智能应用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平台一期PC网页端已于2025年7月1日上线,注册用户268人,企业6家,原创艺术品存证量超7000件,数字资产发布端口于9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

平台已成功发行首批5款数字资产,包括“第15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季”、“2025大运河公共艺术季”纪念徽章,以及艺术家刘恒甫的《长城》、黄春茂的《冒泡的啤酒瓶》等作品。这些数字资产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发行,结合实体权益与数字体验,拓展艺术品价值流通渠道。

平台还联合70余所美术院校及行业机构,通过高精度扫描、3D建模等技术,构建中国原创艺术AIGC垂类模型,服务于艺术品二次创作与衍生品开发。

这一基础设施的完善,标志宋庄正从传统艺术集聚区向数字艺术创新高地转型。通过构建集数字资产登记、确权、交易、版权管理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宋庄不仅解决传统艺术品市场权属不清、真伪难辨的问题,更为文化资产的全球流动与价值实现奠定基础。

业内专家表示,宋庄的转型刚刚开始。这个艺术高地正在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场域,在这里,艺术与科技的边界持续消融,更多可能性正在代码与画笔的交织中孕育。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通智融合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精彩视频
亨通光电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浸没式液冷一体机 直击高密度计算场景痛点
亨通数科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工业互联网+AI”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
你少做,它多做,在2025骁龙峰会 中国站找寻下一场终端变革的神秘元素
中国信科集团精彩亮相2025通信展丨空天地一体,全域智联未来
精彩专题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中国信科精彩亮相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2025中国算力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