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监管 >> 正文

工信部:2025年春节假期移动数据流量保持较快增长

2025年2月10日 09:20  运行监测协调局  

2025年春节,通信业网络运行平稳安全,通信服务提升优化,国内移动数据流量实现较快增长,国际出入境漫游业务表现亮眼,AI赋能成为创新服务的重要方向。

一、5G流量占比超六成,视频类APP持续活跃

2025年春节期间,8天(1月28日0时至2月4日24时)累计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达660.3万TB,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春节增长9.9%。其中,2月2日(大年初五)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达到峰值84.8万TB,较2024年同期(初五)增长10.7%,比春节期间日均流量高2.3万TB。5G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保持快速增长,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春节增长35%,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中占比60.9%。抖音、微信、快手、腾讯视频和小红书等APP(手机应用程序)使用流量居前列,占全部APP使用流量的60%以上。

二、国际和港澳台漫游出访业务较快增长,漫游来访业务快速提升

2025年春节期间,国际和港澳台漫游出访的平均日活客户数达341万人,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春节增长14.5%;得益于我国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免签时长延长,面向境外游客创新推出“通信+支付+交通”三卡合一等便利化通信解决方案,国际和港澳台漫游来访的平均日活客户数达402万人,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春节增长30%;其中,大年初二至初四三天漫游来访的日活客户数处于峰值水平,日活客户数超431万人。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移动电话计费时长共计557.3亿分钟,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春节下降8.5%。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334.4亿条,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春节增长20.4%,其中1月29日初一当天短信业务发送量达39.5亿条,较2024年同期(初一)增长11.5%。

三、通信服务提质升级,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2025年春节期间,基础电信企业全力做好网络运行安全和通信服务保障,提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加强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景保障;着力打造高品质5G网络,确保央视春晚主、分会场和其他重大活动期间网络运行稳定;着力提升基于AI技术的智能化网络调优、运维保障、预警诊断等能力,网络性能与用户感知良好。持续优化和扩大春节期间高质量服务消费,积极参与国家“两新”补贴活动,并推出一系列配套优惠促销举措;推出“团圆礼”、“出行礼”及多种趣味贺新春专项活动,满足群众拜年、旅游、祈福等节日特色通信需求;面向农村地区及特殊用户提供便民惠民服务,开设乡村信息化年货大集,举办“维爱暖冬行”户外劳动者关爱活动,特设“适老服务迎新春”专席,升级线上AI助老服务。加大惠企力度,以更加个性化的优惠和保障措施,降低企业信息成本支出,助推企业实现“开门红”,中国电信推出中小企业数智化产品与综合解决方案,中国移动面向企业上云、算力、安全等主题分别推出营销活动和解决方案,中国联通推出直播宽带、FTTO、5G智联专线、直播一体机等特色产品。

四、积极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丰富应用供给

2025年春节期间,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利用AI开展创新服务,融合其在5G、云平台、大数据等方面能力,多领域布局,拓展AI应用场景,丰富AI应用供给。积极利用AI赋能,为春节注入现代科技活力,中国移动推出AI“一图变装”等36种AIGC玩法,用户规模超千万;中国电信借助数字人高效交互能力,为客户带来便捷的全新体验。运用AI、5G技术助力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春节期间提供百亿次高精定位服务调用,助力车企提供智驾车辆春运导航;提供春节语音质检服务,提升金融企业对疑似涉诈等的检测能力;打造云电脑,支持企业随时随地高效办公。运用AI、大数据技术助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中国联通开展春运、景区客流的实时监测与动态研判分析,对重点设施等进行全天候智能监控,对春节假期消费情况和节后复工复产开展分析,深度赋能2025年春运、文旅、安全、经济等多项工作。力推最新AI技术普惠应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实现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应用,针对热门的DeepSeek-R1模型提供专属算力方案和配套环境,助力国产大模型性能释放。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