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评论丨AI智能体如何重构搜索战场

2025年5月23日 07:25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城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在谷歌2025年开发者大会上,AI智能体成为绝对主角。从Alpha Evolve这一能自我进化的数学难题克星,到Project Astra这个可主动调用工具的多模态智能助手,谷歌正通过AI智能体重新定义搜索的边界。搜索引擎的AI化革命,本质是互联网从“人适应机器”到“机器适应人”的范式转换。在这场变革中,传统巨头与新晋玩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谷歌的生态整合、OpenAI的技术激进、垂类应用的场景深耕,共同绘制着行业新版图。当搜索不再只是“找答案”而是“解决问题”,这个万亿级市场正孕育着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剧烈的格局变化。

传统搜索市场长期由谷歌、百度等巨头主导,但AI大模型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稳态。微软试图通过Bing整合ChatGPT实现弯道超车,而百度文心一言用户规模突破3亿,日均调用量达5亿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更值得关注的是,Perplexity(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公司)、秘塔AI等原生AI搜索工具异军突起,前者估值接近30亿美元,后者通过垂直领域深耕快速积累用户。

这种竞争格局的演变呈现三大特征。首先是技术分层加剧。头部企业凭借算力和数据优势构建技术壁垒,如谷歌AlphaEvolve突破了56年无人解开的数学难题,百度文心大模型4.0 Turbo的多模态能力,而中小厂商只能聚焦细分场景;其次是生态争夺白热化。传统搜索引擎通过整合自有内容生态巩固优势,百度战略投资知乎、果壳网构建内容闭环,谷歌则通过Project Astra打通YouTube、Gmail等服务实现场景联动。第三是入口价值重构。AI搜索正从工具升级为流量入口,字节跳动豆包平台月活达5600万,智能体数量超800万个,微信、抖音等超级APP也通过嵌入AI搜索功能争夺用户时长。

在此情况下,搜索行业竞争正从“流量争夺”转向“心智占领”。传统搜索引擎的护城河建立在海量网页索引与精准关键词匹配之上,而AI Agent的介入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谷歌推出的“AI模式”通过“查询扇出”(query fan-out)技术将用户问题分解为子任务,调用多模态工具实现深度信息整合,其运行逻辑已与Perplexity、ChatGPT等新兴AI搜索工具趋同。这种转变使得行业竞争焦点从链接排序算法转向智能体的问题解决能力——谁能更精准理解用户意图、更高效调用工具链、更自然地完成复杂任务,谁就能占领用户心智。

数据显示,Safari浏览器中谷歌搜索量出现20年来首次下滑,而Perplexity等初创公司用户量激增,印证了用户行为模式的迁移。苹果计划在Safari集成第三方AI搜索的动向,更预示着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垄断优势正在瓦解。AI智能体的出现正在改写搜索引擎的底层逻辑。例如,谷歌Project Astra通过多模态交互,可在用户修车时同步调取手册、教学视频并联系店铺确认配件库存,这种“搜索+执行”的闭环体验彻底颠覆了传统搜索模式。

这也导致搜索行业的传统广告模式受到冲击,订阅制和企业服务将成为新方向。Perplexity在尝试付费订阅后,最终选择回归广告模式,但强调“广告质量”而非数量;百度则通过千帆平台向企业提供API服务,至2023年底客户数已达8.5万,开辟了B端收入来源。搜索结果从“网页列表”升级为“知识产品”。百度文小言不仅提供答案,还能生成PPT、润色文档,Perplexity则通过整合学术数据库提供结构化研究报告。这种从“信息检索”到“价值创造”的跃迁,使得AI搜索的附加值大幅提升。

尽管AI搜索前景广阔,但仍然存在三大挑战不容忽视。第一是技术瓶颈有待突破,AI幻觉问题依然存在,在专业领域搜索中可能提供错误答案。谷歌AlphaEvolve虽能解决数学难题,但在处理模糊语义时仍显吃力。第二是伦理风险需管控,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当AI智能体开始“主动观察”用户环境(如通过摄像头识别作业错误),数据隐私与算法伦理问题愈发尖锐。三是生态协同成为关键竞争因素。搜索引擎需与硬件、内容、服务提供商构建共生体系。微软Bing与Edge浏览器的深度整合,百度文心一言接入三星手机,都是通过生态协同提升用户黏性的典型案例。

此次谷歌开发者大会释放的信号清晰而强烈:AI智能体正在重塑搜索行业的底层逻辑。传统搜索引擎若不能在技术迭代、生态构建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实现突破,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技术伦理、数据安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未来的搜索竞争,将是技术能力、生态协同与社会价值的综合较量。只有那些能在效率提升与风险管控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数智赋能 共拓中拉合作新路径
精彩视频
中国信通院赵爽: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护航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
【现场直击】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分享实践 碰撞未来!
中国信通院田洪川: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已涌现出上百种应用模式
中国信通院李海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驱动产业数字化变革
精彩专题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