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绿盟科技入选《低空智联网环境下的安全管控技术与应用研究(2025版)》代表性厂商

2025年5月26日 17:34  CCTIME飞象网  

近日,安全牛正式发布了《低空智联网环境下的安全管控技术与应用研究(2025版)》报告,该报告全面剖析了低空智联网及其安全管控在低空经济中的核心价值与战略意义,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绿盟科技深度参与报告编制,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获评“低空经济网络安全代表性厂商”,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指出低空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低空智联网是其关键数字基础设施,而低空安全管控体系至关重要。报告介绍了低空经济与低空智联网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八大安全风险及六类安全需求,探讨了低空安全技术与应用面临的挑战及优化方向,阐述了低空安全管控体系的设计与实现路径,展示了相关创新成果与案例实践,还对低空安全产业侧的市场机遇、发展趋势和代表性厂商进行了分析。

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低空智联网作为其数字化底座,正推动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场景规模化落地。然而,低空空域开放带来的高频交互、高实时性、高敏感性的网络环境,以及多网异构架构下的身份认证、跨域协同等安全挑战,已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瓶颈。绿盟科技依托在通信与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积累,以体系化安全能力为低空经济构筑安全屏障,助力国家空域安全战略落地。

安全挑战:复杂架构下的“三高一弱”特征

低空智联网整合通信、感知、导航等“五张网”,其复杂架构导致八大安全风险交织:

高频交互风险:无人机与地面站、空管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频次激增,传统安全机制难以应对实时性要求。

高敏感性威胁:地理信息、飞行轨迹等敏感数据泄露风险加剧。

弱抗扰能力:低空设备易受电磁干扰、信号劫持等攻击。

跨域协同漏洞:多协议、多要素系统间的兼容性缺陷导致攻击链延长。

绿盟科技通过分析低空经济网络安全风险矩阵,揭示了隐私泄露、供应链攻击、身份伪造等典型攻击路径,并针对性提出“分层防御+动态协同”的解决方案。

绿盟科技技术方案:全链条安全防护体系

基于低空经济“业务-应用-数据-通信-设备”五层架构,绿盟科技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安全防护体系:

业务层:通过风险评估与合规性管理,保障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的业务连续性;

应用层:针对无人机管理、空域监控等核心应用,部署漏洞管理、身份认证与授权机制;

数据层:采用全生命周期加密技术,确保飞行数据、地理信息等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通信层:基于5G-A通感一体网络,实现数据加密、信道抗干扰与干扰拒止防御;

设备层:强化无人机、传感器等终端设备的固件安全与物理防护。

在多地的试点项目中,绿盟科技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与AI驱动的动态防御机制,有效应对了无人机非法飞行、通信干扰等威胁。

技术融合与生态协同:推动低空安全标准化

绿盟科技积极参与低空经济网络安全标准制定,推动国密算法、通信协议等规范的统一。其技术成果包括:

轻量化密码算法:优化SM2/SM4算法,适配低空设备算力限制;

跨网跨域兼容技术:通过SDN实现多协议自适应切换,构建统一威胁情报共享体系;

供应链安全加固:从芯片设计到退役回收全流程可信验证,确保国产化替代的可靠性。

绿盟科技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低空安全生态建设,在农业植保、智慧城市监测等场景中验证了“精准作业+隐私保护”“AI视觉识别+数据存证”等创新方案。

肩负使命:以安全能力护航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

低空经济预计将在2030年释放万亿级市场,但其安全需求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绿盟科技作为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以下举措履行社会责任:

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国产密码算法在低空领域的深度应用,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应急响应体系:建立“全域感知-威胁检测-智能决策-分级响应”闭环机制,提升空域安全事件处置效率;

产学研用协同:联合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等机构,推动低空安全标准制定与人才培养。

绿盟科技首席技术官叶晓虎博士表示:“低空经济的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国家战略问题。我们将以体系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安全能力,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可信保障,助力中国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随着5G-A、北斗、卫星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低空智联网将向“全域融合”演进。绿盟科技将持续深化AI与密码技术的结合,推动零信任架构、联邦学习等创新技术在低空场景的落地,同时联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共建产业联盟,完善低空安全标准体系,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数智赋能 共拓中拉合作新路径
精彩视频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 深化赋能 工业互联网产业成果发布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 六大重要成果发布 产业变革再添“强引擎”
工业互联网发展也太给力了!走,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中国信通院赵爽: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护航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
精彩专题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