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9月15日——近日,IBM与溪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溪图科技”)达成合作,双方将基于IBM watsonx数据和AI平台、IBM watsonx Orchestrate等企业级AI解决方案,结合溪图科技在国内基础建设行业的深入洞察和实践经验,共同帮助行业客户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将技术转化为核心生产力,从而提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

溪图科技是一家以创新基因重新定义基建行业未来的科技型企业。基于深厚的行业积淀与前沿的科技视野,溪图科技致力于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AI基建生态系统,以工程基因筑基、以数字科技赋能,推动中国的基建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近期(9月5日)于山东烟台举办的2025 IBM 中国企业级 AI 巅峰论坛期间,溪图科技联合创始人常征应邀参会并分享了关于AI智能体的行业洞察和落地实践。

溪图科技联合创始人常征(左一)、IBM大中华区数据与人工智能业务总经理邓晓晖(右一)
传统基建的“三角难题”:如何兼顾数据、经验与效率?
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各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开始提速:今年1-4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0.7%,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6.9%,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13.9%[i]。对于基建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难得的增长机遇,也对其运营水平和数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基建行业经历了从“人力密集型”向“数字化管控”的转型,但痛点始终存在。以大型桥梁的建设为例,这主要体现在数据孤岛、经验传承、流程效率等方面:
· 数据困局:工程机械的传感器数据、材料进场记录、地质勘测报告分散在20多个系统中,调用一次数据需要跨部门审批、耗时近三天;
· 经验断层:熟练工程师可凭经验判断边坡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但新手工程师只能对照规范手册逐条核查;
· 流程迟滞:突发暴雨等自然灾害导致停工后,重新协调300台设备、5000名工人的排程需要48小时。
这一“三角难题“的背后,是行业知识与技术工具的割裂。溪图科技负责人符风雷认为,企业需要的不是“外挂式”的AI,正如建造桥梁时需要将钢筋嵌入混凝土,AI技术也需要嵌入业务流程的“毛细血管“,才能真正释放价值。”IBM对企业级AI应用场景的深刻见解、基于可量化ROI的最佳实践,以及其行业领先的企业级AI和数据平台watsonx,是我们选择与IBM合作的关键原因。
数智化基建的破局之道:数据先行,自主智能
通过内嵌IBM的企业级AI工作室watsonx.ai和湖仓一体数据平台watsonx.data,溪图科技希望为客户打造一个统一、灵活、安全的行业数据底座,为基建业务注入“天生智能”,从而实现以下关键突破:
· 打破数据孤岛:将工程图纸(CAD)、施工日志(PDF)、物联网实时数据(JSON)等不同类型的数据统一接入watsonx.data的混合云架构,支持跨系统SQL查询,提升数据调用效率;
· 轻量化部署:基于watsonx.ai的模型压缩技术,将桥梁应力分析模型嵌入工地的边缘服务器,即使网络中断也能实时预警风险;
· 零代码适配:利用watsonx Orchestrate的对话式界面,现场工程师使用语音提问,AI自动调取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

打好数据“基本功”只是第一步。借助watsonx.ai 和watsonx Orchestrate 等工具平台,企业可以通过低代码工具和自动化技术构建 AI 助理,也能直接使用针对特定任务和领域(如客户服务、人力资源、销售和营销)的多种预构建 AI 智能体。
watsonx Orchestrate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复杂流程编排的自动化,无缝衔接跨系统的数据流,实现业务流程的零代码敏捷优化;其内置的预训练行业模型与RPA工具深度协同,自动生成端到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降低人工操作,释放员工创新潜力。此外,watsonx Orchestrate可实时监控多渠道数据源、并动态调优流程,同步提升业务决策的精准度与响应速度,让组织智能随需求进化。

在此次合作中,溪图科技将依托IBM watsonx Orchestrate打造面向基建行业客户的自主决策网络,加速业务流程的 “自主进化”:
· 智能排程智能体:接入气象、物流、人员数据,动态生成最优施工计划;
· 知识传承智能体:基于watsonx.ai训练的熟练工程师决策模型,将30年经验转化为AI助手,帮助新手工程师快速上手;
· 合规审计智能体:通过watsonx Orchestrate串联设计、施工、验收环节,自动检查工程规范符合性。
共创未来:从“功能赋能”到“生态重构”
在溪图科技负责人符风雷看来,与IBM的合作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行业协作模式的革新。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在三个方面和IBM共同探索:第一,数据用起来。很多客户的工程数据依然分散在不同系统,报告查询要层层审批,打通信息孤岛是第一优先级。第二,经验传下去。老员工面临退休,新员工的培养周期长,我们希望借助AI为客户梳理出关键经验,以智能助手等形态留存下来。第三,应急反应快。在暴雨、停电等突发情况中的调度工作,仍然依靠电话沟通等传统方式。我们理想中的场景是,工程师戴上安全帽,即可提前接收今日风险预警与优化建议;无缝协调跨区域的原材料供应,保障工期分秒不差。”

以下证言来自溪图科技的部分客户:
· 数字化转型是基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这样复杂的跨国工程中,我们需要更智能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多国协作的挑战。目前我们正与溪图科技一起探讨如何基于IBM watsonx Orchestrate的智能流程自动化技术,解决项目全流程数据的实时协同,从而提升决策效率,探索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相信这将为基建项目树立新的标杆。
——张阿丽,郑州航空港航道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 通过溪图科技,我们了解到IBM watsonx.ai平台可以接入国内主流的第三方大模型。我们期待在复杂工程项目中和溪图科技深度合作,借助商业化的安全AI底座IBM watsonx.ai和先进AI大模型的集成和增强,实时监控多渠道数据源,串联设计、施工、验收环节,自动检查工程规范合规性,共同探索AI在智能勘测与无人施工装备调度中的应用,引领基建行业智能化升级。
——杨国峰,雅下(河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溪图科技负责人符风雷表示:“好的技术要像桥墩一样承重,又要像索缆一样灵活。AI可以帮助基建行业加速智能化,让老师傅的经验得到传承,让年轻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我们期待与IBM的合作,让AI像安全帽一样成为基建人的职业本能,助力中国建造加速实现‘智能红利’”!
参考资料
[i]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1—4月份投资数据,2025年5月20。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505/content_7024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