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原创(远山/文)2024年的光通信行业,如同一场在迷雾中前行的马拉松。在奔跑中选手们或许顾不上相互照看,只有在终点线后才来得及回味彼此的相逢。
传统市场需求疲软、价格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同一股股逆流冲击着这个赛道上的选手。然而,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永鼎股份这五家行业巨头,凭借各自独特的“体质”,在逆境中展现了截然不同的生存智慧。
有人以技术革新劈开前路,有人以全球化布局拓宽疆域,还有人凭借战略转型在激流中稳住阵脚。这一年,他们的故事不仅仅限于光通信,也不仅关乎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多的是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在智能化、绿色化浪潮下的韧性突围。
除了光通信这个舞台,他们还是多元领域里的舞者。如果将五家企业的2024年业绩比作一幅画卷,我们看到的将不只有光通信的风景,还有那色彩斑斓中暗藏的玄机。
长飞光纤如同一位负重前行的登山者,营收下滑8.65%、净利润腰斩的寒意扑面而来,但手中紧握的“高毛利光互联组件”和“空芯光纤”却如冰镐般凿开向上通道;
亨通光电宛如一位双刀流武士,通信与能源两把利刃舞出25.96%的营收增长与28.57%的利润跃升,海洋能源业务更以69.6%的增速划出一道惊艳弧光;
中天科技则似一艘劈波斩浪的巨轮,6.63%的营收上升与8.94%的利率下滑形成微妙平衡,海上风电的“绿色引擎”轰鸣作响,而光通信业务的桅杆却在风浪中微微摇曳;
烽火通信好像一位低调的谋略家,在营收收缩8.29%的背景下,净利润逆势暴涨39.05%,算力产品的崛起如暗夜中的火炬照亮前路;
永鼎股份则似一位精明的冒险者,依赖超导技术的“魔法石”与非经常性损益的“锦囊”,在营收下降5.38%时仍让利润攀升42%,但现金流压力如同悬顶之剑,警示着未来的风险。
冰与火的交织,正是这个行业的真实写照,传统业务承压的寒意与新兴赛道爆发的炽热,共同勾勒出巨头们的生存逻辑。
谨以此文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2024。
长飞光纤:寒冬中的韧性突围
2024年的长飞光纤,像一位在暴风雪中负重前行的登山者。
这一年里,长飞光纤实现了空芯光纤技术的突破与全球试验网建设,超低衰减G.654.E光纤在800G/1.6T超高速传输场景中广泛应用,长飞墨西哥制造基地也正式投入运营。
长飞光纤2024年营业收入为121.97亿元,同比下降8.65%;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7.91%;净利率从上年同期的8.82%降至4.77%,降幅达4.05个百分点;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效率和产品结构,毛利率提升2.80个百分点至27.30%;其中,光传输产品毛利率达31.68%,同比显著增长。
数据已然暴露出传统光纤市场的凛冽:国内5G与FTTH覆盖率已超全球90%,运营商集采价格跌至“白菜价”,光传输产品收入同比萎缩12.8%。但翻开财报内页,一组数据却透露曙光:光互联组件收入暴增87.75%,毛利率逆势提升至27.3%,空芯光纤现网试点进展全球领先。
从数据中透出的这份韧性,源于长飞光纤的三重破局之术:
“断尾求生”的产品结构优化:砍掉低毛利常规光缆产能,将资源倾注于数据中心用多模光纤、G.654.E干线光纤等高端产品,光互联组件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不足10%跃升至17.4%;
“未雨绸缪”的新兴业务布局:7.87亿元研发投入砸向空芯光纤与海缆工程,前者传输损耗较传统光纤降低90%,后者中标印尼深海光缆项目,全球化产能覆盖波兰、南非等关键市场;
“精打细算”的成本控制:引入AI质检系统降低废品率,印尼工厂人力成本较国内下降40%,硬生生从红海中抠出2.9个百分点的毛利率提升。
展望未来,长飞公司的底牌在于“技术代差”:全球仅三家企业掌握空芯光纤量产能力,而其在武汉建设的“黑灯工厂”已实现每秒1.2万芯公里的拉丝速度。正如CEO庄丹所言:“当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时,长飞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亨通光电:深海掘金的全球化布局
在2024这一年,亨通光电完成了海外市场扩张与收购整合,旗下的海洋能源业务取得高速增长,超低损耗光纤、传能光纤等高端产品研发加速,数智化工厂升级提升了生产效率。
亨通光电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9.84亿元,同比增长25.96%;归母净利润27.69亿元,同比增长28.57%,净利率提升至4.95%;全年毛利率13.21%,同比下降2.01个百分点;其中,光通信产品收入65.62亿元,同比下降10.95%,毛利率25.59%,同比减少3.77个百分点,主要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
亨通光电的2024年成绩单,同时写满了“向海而生”的野心。当同行们还在为光缆价格厮杀时,亨通已潜入万米深海:PEACE跨洋海缆系统横贯亚非欧,埃及基地年产光缆突破500万芯公里,9.1亿元收购亨通华海股权更是将海底光缆全产业链收入囊中。
这样下注的回报堪称丰厚:海洋能源与通信收入飙升至57.38亿元,同比增长69.60%,毛利率33.53%;其中,海外营收占比突破35%,成为了核心增长引擎。在红海危机导致苏伊士运河通行费暴涨的背景下,亨通的中东电力总承包项目反而因“陆缆替代海缆”需求激增,单笔合同金额超20亿元。
不过,光通信业务的颓势仍如暗礁,65.62亿元收入同比下降10.95%,价格战让毛利率跌至25.59%。对此,董事长崔巍的解法是“以空间换时间”:墨西哥光通信基地投产,将G.654.E光纤成本压至国内同行的80%;11亿元硅光模块项目虽进度延迟,但已锁定2025年北美数据中心升级需求。
“通信保底盘,能源拓增量”,创始人崔根良的八字战略,恰似亨通的航海图:当传统业务触礁时,深海宝藏的诱惑足以让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行。
中天科技:绿能浪潮下的双轨疾驰
2024年,中天科技的海风项目驱动着业绩增长,新能源业务获得突破,储能订单超20亿元,提出“4个30%”目标使得国际化战略获得深化。
中天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0.55亿元,同比增长6.63%;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下降8.94%;净利率为5.89%,同比下滑1.30个百分点;全年毛利率14.39%,同比下降1.83个百分点。其中,光通信及网络业务营收81亿元,同比减少约10亿元,毛利率25%,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主要受光纤光缆市场需求疲软拖累。
市场目光同时还被两组数据吸引:海上风电新增订单134亿元,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这家昔日的“光缆大王”,正以“绿能+通信”的双引擎,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全速转向。
在江苏如东的海缆基地,330kV的深海电缆正装船发往欧洲,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打破欧美垄断的高压海缆市场。2024年,中天科技的海洋业务营收36亿元,毛利率24%,海缆系统贡献净利润7亿元,成为业绩增长的“定海神针”。而在通信领域,800G硅光模块通过英伟达认证,液冷技术拿下字节跳动数据中心订单,硬是在光通信整体收入下滑11.2%的逆势中撕开一道缺口。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隐忧:28.38亿元的净利润中,超导业务贡献不足5%,而财务费用因海外项目垫资激增44.7%。而董事长薛济萍的“双循环”战略:国内押注特高压,国际下注海风与储能,在“内稳外忧”的大环境下,是否能顺利落地。
2025年或许能见分晓:若江苏青洲六风电项目如期并网,若314Ah固态电池量产线顺利投产,中天或将从“稳健增长”跃入“爆发周期”。
烽火通信:算力战场上的隐形冠军
2024年,烽火通信的服务器业务取得突破,中标中国电信超13亿元服务器采购项目,并切入算力基础设施市场,同时旗下的泰国生产基地获得投产。
烽火通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5.49亿元,同比下降8.29%;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增长39.05%,净利率提升至2.49%;全年毛利率21.25%,同比上升0.73个百分点;其中,通信系统设备收入223.13亿元,同比下降6.19%;光纤及线缆收入46.99亿元,同比下降12.77%。
烽火通信的2024年,像极了一位“低调的逆袭者”。当外界惊叹于其39.05%的净利润增幅时,少有人注意到武汉光谷的实验室里,空芯光纤已实现6000公里无中继传输,液冷服务器拿下国家电网亿元订单。
烽火通信的逆袭密码藏在两个维度:
“刀刃向内”的成本革命:关闭亏损的ODN设备产线,将研发费用精准投向400G光模块与量子通信,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
“向云而生”的算力转型:FitOS云操作系统管理超1.6万个节点,中标中国联通ROADM集采项目,算力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跃升至18%。
在逆袭的背后,董事长曾军的战略正在显效:在传统通信收入下滑10%的背景下,算力产品以800%的合同增速成为新支柱。更值得玩味的是其国际化布局:匈牙利基地投产让欧洲订单规避“双反”关税,泰国工厂的FTTR设备已进入东南亚200万户家庭。曾经有评论一语中的:“当行业陷入内卷时,烽火选择在云端修路。”
永鼎股份:钢丝上的利润魔术
在2024这一年,永鼎股份通过投资收益拉动了净利润增长,同时加强了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其与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合作攻关智能算法与稀土材料,并获得“科创江苏”等荣誉。
永鼎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11亿元,同比下降5.38%;归母净利润6141.45万元,同比增长42.00%,净利率提升至1.75%;扣非净利润4550.0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67.0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6亿元,同比下降216.91%,主因销售回款减少及原材料采购支付增加;在整体营收中,光通信板块营收11.15亿元,同比增长35.60%,毛利率提升至27.13%,受益于运营商订单集中交付及非运营商客户拓展。
永鼎股份的2024年,上演了一场惊险的“利润魔术”。光通信收入增长35.60%、超导带材突破千米量产看似光鲜,但细究财报:扣非净利润为4550.03万元,经营现金流-3.36亿元,在2.63亿元研发投入中超导占比超70%。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也凸显出永鼎股份战略抉择的艰难权衡。
“壮士断腕”砍掉低效产线:汽车线束业务营收12.06亿元,同比下降13.69%,受燃油车市场需求萎缩拖累,但将资源集中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拿下中科院可控核聚变项目;
“借势出海”押注一带一路:孟加拉输变电项目贡献营收10.41亿元,尽管回款周期长达18个月,好在项目执行进展顺利;
“技术豪赌”瞄准未来赛道:半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虽未产生收益,但估值已拉动股价年内上涨96%;同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进入技术攻关阶段,产能扩建持续推进;
正是如此,董事长莫思铭的焦虑与野心同样鲜明:“永鼎必须在超导领域建立技术壁垒,哪怕短期牺牲现金流。”这种孤注一掷的打法特别能够彰显个性,而2025年的磁悬浮轴承订单与储能电芯量产,或将给出答案。
巨头们的生存密码:客户、地域与成本的三角博弈
如果将五家企业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与战略抉择总结起来绘制成图,客户、市场、成本恰似三个支点,撑起了迥异的生存姿态。
企业 |
收入变化 |
利润变化 |
核心驱动因素 |
主要挑战 |
长飞光纤 |
↓8.65% |
↓47.91% |
多元化布局、高毛利产品 |
行业需求疲软、投资收益下滑 |
亨通光电 |
↑25.96% |
↑28.57% |
海洋能源、特高压及海外基地 |
光通信价格战、原材料波动 |
中天科技 |
↑6.63% |
↓8.94% |
海上风电海缆、国际市场拓展 |
成本压力、通信业务增速放缓 |
烽火通信 |
↓8.29% |
↑39.05% |
算力产品、技术升级 |
传统光通信收入下滑 |
永鼎股份 |
↓5.38% |
↑42.00% |
非经常性损益、特种光缆研发 |
现金流压力、业务结构单一 |
在2025的剧本里,他们或将面临不一样的角色与路径:
长飞光纤是否可以通过空芯光纤与G.654.E产品绑定华为、中兴等设备巨头,在欧非拉美铺设“高毛利走廊”,同时自产光棒也让原材料波动影响减至最小;
亨通光电持续向深海进军,中东石油巨头、欧洲电网公司成为新金主,通过埃及基地的人力成本优势对冲光通信价格战;
中天科技继续在绿色能源领域获得拓展,海上风电客户囊括沃旭、壳牌,特高压订单占国内市场的1/3,铜铝涨价之痛被海缆35%的毛利率缓冲;
烽火通信获得国家电网、三大运营商保驾护航,匈牙利基地打破贸易壁垒,研发费用资本化率归零彰显财务纪律;
永鼎股份抓住更多的机遇,孟加拉电力局、中科院或许成为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也要警惕铜价波动让线缆业务陷入困局,超导研发的持续投入仍然面临压力。
巨头们的下一站:2025一起奋斗
走过2024年的他们,已经用不同的剧本诠释了“逆周期生存法则”:长飞以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亨通在深海画出增长弧光,中天用绿能打开第二曲线,烽火借算力穿越周期,永鼎则用未来押注超导。他们的拼搏与突破,不仅是企业个体的进化,更是光通信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的缩影。
最黑暗的时刻,也往往孕育着最耀眼的光芒。在2025年的剧本里,新一轮竞赛已然鸣枪:AI算力需求爆发、6G预研启动、海上风电装机狂飙……相信那些在寒冬中磨砺出利刃的企业,终将会在下一个春天的赛道上实现创新领跑。而这场行业巨头们的集体涅槃重生,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