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全新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以PCT技术加速AI工作负载

2025年5月23日 11:51  CCTIME飞象网  

配备Priority Core Turbo的全新至强6处理器可提升AI工作负载性能,并将率先应用于英伟达最新推出的DGX B300 AI系统。

今日,英特尔推出三款全新英特尔® 至强® 6系列处理器,特别满足搭载领先GPU的AI系统的需求。这些处理器配备性能核(P-core),并集成了英特尔创新的Priority Core Turbo(PCT)以及英特尔® Speed Select – 睿频频率(Intel® SST-TF)技术,能够提供定制化的CPU核心频率,进而提升GPU在高强度AI工作负载下的性能。

三款全新至强6处理器现已面市,其中一款将作为主控处理器被应用于英伟达最新一代AI加速系统DGX B300中。英伟达DGX B300搭载了英特尔® 至强® 6776P处理器,该处理器在AI加速系统的管理、协调和支持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卓越的内存容量和带宽,至强6776P能够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AI模型和数据集的需求。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事业部临时总经理Karin Eibschitz Segal表示:“全新至强系列产品充分彰显了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卓越的性能实力,是新一代GPU加速AI系统的理想之选。我们非常期待与英伟达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业界领先的AI系统,加速AI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通过PCT大幅提升AI性能

英特尔PCT与SST-TF的结合,为AI系统性能带来了显著提升。PCT能够动态地让高优先级核心以更高的睿频频率运行,而低优先级核心则以基础频率运行,从而实现CPU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功能对于需要顺序或串行处理的AI工作负载至关重要,其不仅能够加速数据向GPU的传输,亦显著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为多种AI系统提供了行业领先的功能,包括:

· 高核心数与卓越的单线程性能:每颗CPU最多集成128个性能核,确保在密集型AI任务中实现有效的工作负载分配。

· 内存速度更快:英特尔至强6在高容量配置下提供更优异的内存性能,并通过MRDIMM和CXL提供领先的内存带宽。

· 增强的I/O性能:相比上一代至强处理器,英特尔至强6具备多达20%的PCIe通道数量,加速了针对I/O密集型工作负载的数据传输。

· 更高稳定性与便于维护:这些处理器专为最大化正常运行时间(uptime)而设计,具备更出色的稳定性和便捷的维护特性,从而将业务中断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 英特尔®高级矩阵扩展(AMX):这些处理器支持FP16精度运算,为AI工作负载中的数据预处理及关键CPU任务提供高效支持。

企业正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AI需求。在此背景下,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凭借卓越的性能和能效,成为企业更新升级的首选,它不仅能够为多样化的数据中心和网络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更进一步巩固了英特尔针对AI优化的CPU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数智赋能 共拓中拉合作新路径
精彩视频
中国信通院赵爽: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护航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
【现场直击】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分享实践 碰撞未来!
中国信通院田洪川: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已涌现出上百种应用模式
中国信通院李海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驱动产业数字化变革
精彩专题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