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BOE(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 打造全球显示产业新引擎

2025年5月26日 18:21  CCTIME飞象网  

2025年5月26日,BOE(京东方)成功举办主题为“屏启未来 智显无界”的量产交付活动,开启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由建设转向运营的崭新篇章。这不仅标志着BOE(京东方)在LTPO、LTPS、Mini LED等高端显示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也为我国半导体显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加速助力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全球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VR用LCD生产基地,该生产线将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和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巩固BOE(京东方)行业龙头地位,加速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BOE(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炎顺,BOE(京东方)首席执行官冯强,BOE(京东方)首席运营官王锡平,行业专家及生态伙伴出席现场仪式,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活动现场,BOE(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炎顺发表致辞,他表示,BOE(京东方)以“BOE速度”打造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建设标杆,成功实现开工当年封顶、次年产品点亮的关键目标。与此同时,技术研发与产品准备也在同步推进,多款产品已完成客户送样并推进交付。BOE(京东方)特别感谢战略合作伙伴们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和坚持,这也推动着BOE(京东方)不断超越自我,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BOE(京东方)将始终以战略客户伙伴的前沿需求和技术标准为指引,在“屏之物联”战略指导下,用踏实奋斗和持续创新回馈各界支持。

作为全球技术最先进的液晶显示屏生产基地,BOE(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总投资290亿元,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设计月产能达5万片。该生产线以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和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为核心,聚焦聚焦 VR 显示面板、中小尺寸高附加值 IT 显示面板、车载显示面板等高端产品研发与生产,采用1500mm×1850mm的6代线玻璃基板,配备当前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整合京东方多条成熟产线的先进经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在技术创新方面,BOE(京东方)LTPO技术融合了LTPS的高迁移率和Oxide的低功耗优势,可实现1500PPI以上的超高像素密度,并大幅度降低面板功耗,为显示设备提供更流畅、更清晰的动态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BOE(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还充分赋能多元化的场景应用,多款产品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性能和领先的技术优势,获得全球一线知名客户的高度认可。其中,BOE(京东方)自主设计开发的超高2117PPI Real RGB显示屏实现成功点亮,达到当前LCD行业最高分辨率。在此次交付活动上,BOE(京东方)展示了已具备量产条件的2.24英寸1500PPI以及2.24英寸1700PPI VR显示模组,16英寸240Hz电竞笔记本屏幕(分辨率2560×1600,100% DCI-P3色域),以及14.6英寸窄边框高端车载中控屏等产品,全面满足“元宇宙”、高端消费电子、智能出行等领域的需求。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BOE(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通过洁净室气流集控、AI分区温湿度自调、用电集控等创新技术,BOE(京东方)实现供热回收使用率100%、实现纯水回用率达80%、污染物排放均值小于标准50%。此外,在“双碳”目标引领下,BOE(京东方)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研发、生产与回收全生命周期。例如,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在提升画质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低功耗性能,为设备的长时间使用提供可持续支持。这些实践不仅呼应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更展现了BOE(京东方)作为行业领军者的责任担当。同时,依托AI赋能,BOE(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还实现了智能排产、预测性维护、智能缺陷管理等全流程优化,设备综合效率(OEE)提升0.5%,工艺稳定性提升20%,良率分析效率提升20%,为行业树立了绿色生产与智能制造的双重标杆,也有力地回应了BOE(京东方)“Open Next Earth”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内涵。

在虚实交融的数字文明浪潮中,屏幕已从信息媒介跃升为跨越现实与虚拟、链接当下与未来的纽带。BOE(京东方)将持续以“屏之物联”战略为核心,加速显示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深刻践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之道。面向未来,BOE(京东方)将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以协同创新之力探寻合作路径,全力赋能万物互联的未来智能生态体系,共同迎接一个更智慧、更互联、更美好、更绿色的全新时代。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数智赋能 共拓中拉合作新路径
精彩视频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 深化赋能 工业互联网产业成果发布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 六大重要成果发布 产业变革再添“强引擎”
工业互联网发展也太给力了!走,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中国信通院赵爽: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护航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
精彩专题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