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用AI解锁技术公益,第五届Light创造营圆满收官

2025年7月2日 10:36  CCTIME飞象网  

6月30日,第五届Light创造营圆满收官。历时4个月的专业评审,19支队伍从847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经过激烈的路演环节,最终11个优秀项目入围,获得资助。

第五届Light创造营主题全面开放,鼓励团队进行跨领域探索,获得资助的11个项目覆盖无障碍服务、非遗传承、儿童教育、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多元领域。

今年的Light创造营中,学生群体的参与人数大幅提升,达到去年的三倍,技术公益和社会创新项目正在成为学生们尝试创业的一个练兵场。

19大项目同台亮相,用AI解锁技术公益

入围项目中,一批以AI技术为核心、致力于解决残障群体生活障碍、提升其生活品质的解决方案颇受关注。

中国有2780万听障人士,其中超60%无法正常工作,近70%出行受阻。但现有助听设备普及率不足1%且效果有限。为打破沟通壁垒,“AI不释手——知音开启听障人士无障碍生活”项目依托腾讯云的算力资源、大模型,融合语音识别与合成、手势识别及AR技术,研发了AR字幕手语眼镜,能将健全人的声音实时转为文字显示给听障者,同时智能识别听障者的手语并转为语音反馈,实现双向沟通畅通无阻。

“面面俱控——AI赋能手障人士新时代”项目则关注超3000万的中国手部障碍者。这些人因无法操控手机和电脑,被排除在数字世界之外。团队研发了国内首个面控操作系统,通过精准识别人脸微表情,将其映射为点击、滑动、确认等操作指令,使手部障碍者也能自如操作数字设备,有效融入信息社会。

无障碍的理念不仅关乎身体机能,更延伸至心理世界。针对中国青少年高达19.3%的精神疾病患病率,“CO-OPERA:人与人工智能协作式的青少年心理戏剧模拟平台”项目借助大模型的文本生成、图片生成及对话辅助等能力,构建了人与AI协作的戏剧模拟平台。青少年通过切换“编剧”,“演员”,“观众”的身份,探索家庭关系、校园霸凌、社交焦虑等现实困境。通过科技赋能的戏剧化干预,帮助青少年在安全虚拟环境中预演现实困境,引导积极行为模式的塑造。

此外,“畅行视界·景区无障碍友好度评分小程序”项目通过AI抓取景区无障碍相关评论,结合无障碍建设通用规范等指标,解决障碍人群出行决策难题;“绣纹流光·粒影生花”项目通过AI图像生成、图像识别等技术让国家级非遗“锡绣”纹样焕发新生;

“康泰e疗——体态矫正评估和康复数字疗法解决方案”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和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脊柱侧弯的远程视觉图像筛查评估和康复指导……这些项目无不将AI技术深度融入社会需求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成为科技与公益共振的温暖实践。

腾讯SSV副总裁、腾讯基金会候任秘书长肖黎明介绍,腾讯基金会将持续倡导并资助AI技术在公益场景的创新应用,本届创造营也特别引入了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的深度参与,为入选项目提供「技术+场景+生态」的立体化培育孵化,一起把这些源于 Light 的智慧火花,变成照亮现实、惠及大众的可持续方案。

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赵晓慧表示,Light创造营为全国高校有志于投身“AI+社会公益”的青年学子们搭建了一个挥洒创想、展现才华的舞台。这不仅生动诠释了项目“点亮”创意火花的初衷,更成功发掘出一批具有孵化潜力的优秀公益方案。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莘莘学子以AI之笔,共绘公益新图景。

五年落地百余项目,持续用技术点亮“共益”之光

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倡导和资助下,Light创造营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平台联合全国高校、公益组织,吸引了5526支队伍、超万名开发者参与,成功孕育上百个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项目,影响力正持续扩大。

如中国传媒大学Emoland团队以AI情绪识别系统解码自闭症儿童社交困局,已服务超500名儿童,降低60%干预成本,成为腾讯云公益生态标杆案例;上海交通大学芒种队搭建沙漠治理及公益透明化平台,凭借自研钻头与智能种植车攻克干沙地种植难题,屡获创新大奖;中山大学智渔队基于腾讯云AI技术成功识别中华白海豚个体,有效促进了公众参与海洋动物的保育工作。

过去五年间,腾讯云持续升级工具箱,为创造营选手提供混元大模型、智能体开发平台、音视频、智能客服、数字人等产品,以及300多项AI原子能力,这些能力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验证,有效降低了公益创新的技术门槛,让更多优秀的公益项目落地生根。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及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表示:“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AI不仅在改变产业,对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腾讯云也在不断打磨产品和技术,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好用的AI产品。技术公益需「躬身入局」,腾讯云也将持续用技术助力公益发展,期待与公益组织、开发者等各界人士一起创造出更多应用、解决真实社会问题。”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精彩视频
未来出行的芯力量 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
飞象访谈:对话InterDigital副总裁兼无线实验室负责人Milind Kulkarni
2025MWC上海丨中兴通讯副总裁熊杰就AI万兆全光园区话题进行交流
2025MWC上海|中国信科:全栈算力创新应用 为AI时代构筑数智基石
精彩专题
2025 MWC 上海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