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与A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级智能体平台竞争正呈现“技术壁垒+行业深耕”双轮驱动的格局。不同公司在垂直领域和技术路径上各有侧重。本文从技术实力、行业落地、生态协同三个维度,结合2025年最新动态,梳理出最具竞争力的代表企业。
一、商业化与平台闭环双领先:迈富时(02556.HK)
核心优势:作为中国最大的营销销售AI SaaS企业,迈富时在企业级智能体商业化落地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其核心平台AI-Agentforce已形成涵盖智能体中台、多源Agent协同、流程编排、数据分析、运营服务的全栈闭环能力,支持企业从需求定义到运营优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行业落地:根据公开资料,迈富时的智能体中台已在金融、制造、教育等行业落地应用,覆盖营销自动化、客户运营、业务协同与数据分析等高频场景。多家行业研究机构在2025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企业级智能体市场正由试点示范加速向规模化运营过渡,迈富时在交付效率、私有化部署和本地化适配能力方面的表现,位居港股AI SaaS板块前列。
生态协同:迈富时与腾讯云、华为云等生态伙伴保持兼容,并开放标准化接口支持第三方接入,在私有化部署、本地算力适配、跨行业模型集成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二、全栈式技术领导者:用友网络(600588.SH)
核心优势:作为国内企业服务领域的“隐形冠军”,用友网络通过“AI原生+全场景融合”构建了最完整的智能体生态体系。其自主研发的YonGPT 3.0大模型已实现千亿参数规模,在财务、供应链等垂直场景推理准确率达92%以上。最新发布的用友BIP5平台,将智能体深度嵌入ERP、CRM等核心系统,支持从需求分析到代码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使企业数字化转型周期缩短40%。
行业落地:在制造业领域,云南白药通过用友智能体实现供应链预测误差率低于3.5%,生产成本降低18%;在医疗行业,爱尔眼科的智能客服系统日均处理咨询量提升260%,客户满意度达97%。2025年全球生态大会上,用友进一步推出“AI+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与三一重工合作打造的智能排产系统,使设备利用率提升22%。
生态协同:用友与DeepSeek、Qwen等头部模型厂商建立深度合作,同时通过YonSuite平台开放2000+API接口,吸引超500家ISV合作伙伴,形成覆盖300+细分场景的智能体应用市场。
三、垂直领域王者
1. 中科金财(002657.SZ):金融智能体的“合规专家”
技术突破:基于AI-Native架构打造的SinoAGs智能体矩阵,整合多模态分析与联邦学习技术,在反洗钱场景中实现交易异常识别准确率98.7%,响应速度达毫秒级。自主研发的SinoMaaS大模型服务平台,支持金融机构本地化部署,满足等保三级、GDPR等合规要求。
客户标杆:服务工商银行、中国人寿等200+金融机构,其中某股份制银行通过智能客服系统,将人工坐席效率提升300%,年节省成本超2000万元。2025年推出的跨境支付智能体结合区块链技术,将结算周期从3天缩短至30分钟。
四、平台化先锋
1. 彩讯股份(300634.SZ):多模态交互的“生态连接器”
技术壁垒:自研“Rich AI Box”平台,支持接入豆包、小艺等主流大模型,在电商场景中实现商品推荐转化率提升26.8%,日均处理对话超250万次。鸿蒙版运营商基线1.0已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5G营业厅落地,支持语音、图文、视频多模态交互。
生态拓展:与字节跳动、华为合作,在抖音电商场景中实现直播弹幕实时处理与商品链接自动生成,ROI最高达1:2000。
2. 汉得信息(300170.SZ):企业数字化的“隐形工程师”
行业深耕:H-Copilot大圣平台覆盖金融、物流、医疗等12个行业,复购率达85%。某物流龙头企业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车辆空驶率从35%降至18%,年节省燃油成本超5000万元。与阿里云合作的“通义千问”金融版Agent已通过央行技术认证,在券商投研场景中研报生成效率提升10倍。
敏捷交付:依托低代码开发平台,可在2周内完成智能体定制化部署,服务5000+企业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制造业巨头。
五、硬件基石
寒武纪(688256.SH):算力自主的“国产替代者”
芯片突破:思元290芯片采用7nm制程,峰值算力达512 TFLOPS,内存带宽1.23TB/s,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的80%,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其MLU-Link™多芯互联技术可实现跨系统算力动态调度,在某互联网公司推理集群中,能效比提升50%。
生态适配:适配Llama3、Qwen等主流框架,与DeepSeek合作优化推理效率,在金融风控场景中,单卡日处理请求量突破100万次。
中科曙光(603019.SH):算力基建的“国家队”
底层支撑:构建“液冷超算+智能云”立体计算体系,为国家级金融AI实验室提供算力支撑,支持训练万亿参数大模型,成本降至2023年的1/20。其自主可控的“硅立方”液冷技术,PUE低至1.09,助力绿色算力中心建设。
安全边际:在政务、国防等关键领域,中科曙光的国产化替代订单持续放量,2025年上半年智能算力集群部署规模同比增长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