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芯片|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数智化+流水化”双涡轮下,迈瑞医疗新一轮增长引擎全速点火

2025年8月29日 15:54  CCTIME飞象网  

8月27日晚间,迈瑞医疗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归母净利润50.6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9.49亿元。其中,国际业务增速亮眼,同比增长5.39%至83.3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约50%。

在医疗器械行业周期波动与转型变革的交织期,迈瑞医疗中报的价值远超纸面数字——用流水化铸就未来增长曲线,用数智化方案打开全球突破空间,然后在周期复苏驱动下静待后半年拐点的到来。

随着下半年国内招标回暖、医疗专项债放量及流水线新品密集铺货,迈瑞医疗的增长拐点已清晰可见,而“数智化”与“流水化”的双轮模式,更是重构了医疗器械企业的长期增长逻辑。这家行业龙头,正把业绩蛰伏期转化为跃升的蓄力期。

业绩韧性背后的“增长三引擎”

迈瑞医疗中报印证了多元增长极的抗周期能力。尽管国内IVD(体外诊断)市场短期承压,但公司通过自动化流水线的持续放量、海外高端市场的进一步突破,以及研发投入的战略定力,构建起穿越周期的核心壁垒。

2024年,IVD业务以137.6亿元营收超越PLMS(生命信息与支持)晋升为第一大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这一优势得到巩固,IVD板块实现营收64.2亿元,营收占比从上年末的37.5%进一步提升至38.4%。

自动化流水线成为IVD业务的关键增量。随着医疗需求加速升级,体外诊断流水线已成为连接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的关键纽带,谁能率先把流水线装进更多核心科室,并以本土化服务、极致软件体验和持续迭代把装机变成扎根,谁就能锁定未来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迈瑞医疗IVD业务高端产品持续放量,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在国际市场销售出13套,对应累计销售已达15套;国内市场新增订单185套、新增装机近100套。此前,迈瑞医疗回复投资者表示,仅计算IVD试剂、微创外科耗材、心血管耗材等业务的收入,目前流水型业务约占公司整体收入的三分之一。

IVD之外,微创外科、心血管等等市场容量和成长性巨大的高值耗材种子业务已被迈瑞医疗确立为新的战场。心血管业务方面,公司助力惠泰全面提升三维电生理系统的产品注册准入、临床性能表现、质量及可靠性等核心竞争力。PFA、RFA产品已顺利进入临床开展三维房颤消融手术;微创治疗则依托腔镜系统、能量平台、手术器械研发经验,布局手术机器人。

当前,迈瑞医疗各业务线产品已实现从中低端到高端、从科室到全院的整体化、集成化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产品覆盖中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国内市场短期趋冷,海外业务成为“减震器”。上半年,迈瑞医疗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5.39%至83.3亿元,营收占比从2024年底的44.7%升至49.8%。发展中国家已是迈瑞国际业务的重要增长极,上半年贡献了54.35亿元营收,成为其全球布局的坚实底盘。

分业务来看,迈瑞医疗国际IVD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化学发光业务增幅超过20%;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产线的国际收入占比攀升至67%;医学影像产线的国际收入占该产线整体收入占比亦升至62%,超高端超声单季销售近4亿元,规模已追平2024全年水平。

尽管2024年销售端受到招标延迟的短期压力,迈瑞医疗仍未缩减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1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维持在10.6%的行业领先水平。

迈瑞医疗近五年研发投入及营收占比情况,图源:同花顺

这一投入并非“撒胡椒面”,而是精准聚焦于丰富设备与耗材类产品以及AI创新融合。目前,迈瑞医疗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12大研发中心,共有5168名研发工程师。报告期内,武汉研发基地已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截至6月30日,公司共计申请专利12240件,其中发明专利8818件;共计授权专利612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085件。

迈瑞医疗并没有通过压缩研发投入来粉饰短期利润,反映出管理层对科研投入的重视和长期主义与战略定力。

从设备到方案的数智化闭环

迈瑞医疗的数智化转型不是设备与AI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构建覆盖全科室的“设备+IT+AI”和“设备+耗材”整体解决方案,破解传统医疗设备痛点,完成数智化闭环,从而实现从卖硬件到卖解决方案的价值跃迁。

传统医疗场景中,数据孤岛、诊疗碎片、管理粗放的问题尤为突出。比如超声、检验等设备“各自为政”,协议、格式、接口互不兼容,导致患者信息在科室间流转受阻,医生无法实时调用跨设备数据,诊断效率与精准度会大打折扣。而医院对设备运行状态、使用频次、故障预警缺乏统一监控,资产利用率、维护成本、能耗等数据难以量化,这种粗放式管理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迈瑞医疗的数智化方案恰恰瞄准这些核心矛盾。

以医疗物联网和设备融合创新为基础,“瑞智、瑞检、瑞影”三大专科信息系统为载体,再依托持续进化的启元AI垂域大模型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的闭环,最终实现精准诊疗个体化,助力高水平医疗均质化,赋能医院管理精益化,开创数智医疗新范式。

财报期内,“三瑞”生态快速渗透。其中,“瑞检生态”数智实验室解决方案累计装机近800家医院,其中约八成为三甲医院,上半年新增装机210家;“瑞智生态”解决方案国内装机医院累计千余家,上半年新增项目108个,三甲医院就有38家,国际市场“瑞智联M-Connect”仅上半年签单107个,签单累计760余个;“瑞影生态”在全国31省装机超1.77万套,上半年新增2100套,平台已汇聚5.4万专业用户、8.2万个社群。

启元AI垂域大模型的持续进化,成为数智化方案的核心组成。

ICU患者病情危重、病种复杂且变化迅速,海量数据汹涌而至,医护人员在高压的工作节奏中亟须化繁为简、穿透数据迷雾的工具,辅助医疗人员精准把握病情走势,扶生命危墙于将倾。

于是,2024年底,由迈瑞医疗发布的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应运而生,实现了病情问答、建议生成、病历撰写和重症知识查询四大核心功能。

报告期内,迈瑞医疗还持续探索大模型在急诊、麻醉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的智能应用,在AI时代实现了AI系统对临床诊疗思维的深度内化,助力临床全面提升诊疗精准度与质量。

截至2025年6月30日,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启元重症大模型实现装机医院8家;瑞智麻醉决策辅助系统&启元麻醉大模型实现装机医院2家。

收入“前低后高” 下半年进入收获期

迈瑞医疗的中报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上半年的“业绩蛰伏”是短期周期因素导致。

虽然自2024年12月份以来,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数据持续改善,但由于医院采购合规性要求的提高,医疗器械企业从参与招标到收入确认的时间周期差显著拉长。今年上半年确认的国内收入,实际对应的是去年招标下滑的时间段。

因此,行业正处于订单已回暖、收入待释放的过渡阶段,且随着行业整顿进入常态化,医疗设备更新项目逐渐启动,今年上半年医疗设备招标活动也持续迎来复苏,国内市场增长从三季度起将逐季提速,如期迎来拐点。

更重要的是,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在持续加码。

2025年以来,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推动重点领域实施设备更新。截至8月份,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覆盖包含医疗在内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撬动了万亿级投资。

随着国家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新基建、设备更新项目的推进落地,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的缓解,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有望迎来长期扩容,相关医疗设备需求也将稳定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迈瑞医疗并未只坐等拐点到来,而是不断以研发拓疆,持续扩宽产品边界。

根据招银国际等一众机构的预期,迈瑞医疗有望在2025—2026年相继推出MT 8000迭代版本和面向基层/急诊的紧凑型流水线。此外,公司持续拓宽IVD领域新业务,6月发布的全自动核酸检测一体机MN 2880聚焦于门急诊场景,可与血球、生化等优势项目协同;临床质谱也在研发中,未来或将与流水线业务融合创新。

迈瑞医疗还把研发、渠道、海外生产乃至并购资源都全面向IVD倾斜,以化学发光为代表的产品竞争力将在未来两年进入到全球一流水平,并逐渐开拓分子诊断、临床质谱等新的业务领域,保障IVD产线长期的快速成长。

根据迈瑞医疗预计,国际市场方面,2025年下半年IVD收入增长将进一步提速,伴随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在海外的销售放量,国际IVD业务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内全年装机量也有望达到200套。作为三大业务里国产化率最低的领域,体外诊断业务的国产扩容才刚刚起步,该业务未来长期仍有巨大成长空间。

经迈瑞医疗初步测算,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将实现同比正增长,同时延续营业收入金额逐季度环比改善的趋势。而随着下半年高端产品放量,规模效应与数智化管理双轮驱动,迈瑞医疗成本端有望持续优化,盈利水平也再上一个台阶。

当市场还在讨论行业寒冬何时结束时,迈瑞医疗已凭借整体解决方案完成数智化闭环,将冬天化作春之序章。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柯瑞文:星辰智惠 共治共享
精彩视频
联想集团陈振宽:聚焦AI三大主线,以全栈AI能力布局,推动算力产业与智能化转型
华为周跃峰: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基础设施核心价值,赋能AI发展
中国铁塔刘国锋:筑牢算网底座,完善算力供给,赋能数字未来
中国广电曾庆军:算网融合赋能广电发展
精彩专题
2025中国算力大会
ICT产业2025年中业绩盘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