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浪潮通信信息研发的“浪潮冷板式液冷软硬一体产品”,顺利通过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复杂度高、研制难度大、创新性突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的爆发式发展,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高密度服务器集群的部署使能耗问题愈发严峻。据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将接近 4000亿千瓦时,其中冷却系统能耗占比高达15% -40%。传统散热技术难以匹配高功率密度芯片需求,而全球“双碳”目标促使行业加速绿色升级。
在此背景下,浪潮冷板式液冷软硬一体产品创新融合“冷却系统+感知网络+智能决策”三位一体技术,突破动态响应建模、多目标协同优化及流体自平衡分配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AI预测的主动式液冷控制体系,在高密度数据中心、边缘计算等场景中实现了高效散热与节能降耗的双重突破。
三大核心创新,打造液冷系统性能新标杆
AI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架构
创新将服务器实时功率数据作为前馈变量输入冷却分配单元(CDU)控制系统,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构建负载功率与冷却需求的预测模型,可预先调节水泵频率、阀门开度等关键参数。这一架构打破传统依赖二次侧温差反馈的滞后模式,系统响应速度提升至传统方案的3倍,PUE值低至1.15。
多参数耦合的嵌入式智能控制平台
开发多模态的十二维传感器信息感知系统,集成压力、IT负载功率、干湿球温度等参数,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可动态生成多样化控制逻辑组合,实现了CDU毫米级协调调控。在气候变化、负载剧烈波动等复杂工况下,系统能自主匹配最优运行策略,实现能效最大化。
流体自平衡分配结构创新设计
采用“倒锥形分配器主体+梯度阻力板”的创新结构,通过底部快接头的扇形导流板与顶部渐缩流道的协同作用,形成高效压差补偿机制。经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验证,该设计使最不利支路流量偏差率控制在2.5%以内,均流精度较传统方形结构提升了2倍,确保散热均匀性与稳定性。
此次科技成果鉴定的通过,是对浪潮通信信息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领域研发实力的高度认可。未来,浪潮通信信息将持续深耕液冷技术与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的融合创新,为数据中心行业提供更高效、更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